626年,李世民登基后,秦叔宝一病不起。秦叔宝病了12年,李世民就为他遍寻名医12年,可是当名医走后,他转身就把药倒掉。 说起秦琼这个人,大家可能更熟悉他的字叔宝,或者在门神画像里见过他那张刚毅的脸。作为唐朝开国功臣,他的一生基本就是从隋末乱世打到大唐立国那段血雨腥风的缩影。秦琼生在齐州历城,大概571年左右,那地方现在是济南市。他家不是什么大户,起步也低调,就在隋将来护儿手下当个小吏。隋炀帝那会儿天下乱成一锅粥,秦琼跟着张须陀讨伐卢明月,在下邳一仗,敌军十几万,张须陀手头兵力才十分之一,他俩领着人硬扛,粮草快断时才撤。秦琼这时候就显出本事了,爬上城楼拔掉敌旗,杀几十人,敌营乱套,他顺势破门放伏兵进去,烧了三十多个贼寨。这事让他在军中站稳脚跟。 后来裴仁基反隋,秦琼跟着干,在黎阳守城,敌军围得死死的,他指挥步兵列阵坡上,顶着箭雨推进,拆栅栏抢粮草。裴仁基败了,他带残部投瓦岗寨,入李密帐下。那时候瓦岗军风头正劲,秦琼和程知节搭档,虎牢关打王世充,秦琼守侧翼,推撞车上城,爬梯子清通道,追击时过洛水挑落敌将旗,敌军散了。这仗打完,李密势力大增,秦琼也成骨干。隋末群雄逐鹿,秦琼辗转几家,618年李渊建唐,他携部下归顺,被分到秦王李世民府下,当马军总管。 跟着李世民,秦琼的日子才算真正起飞。薛举作乱,扶风一战,他领前锋夜袭敌营,翻栅栏砍守卫,直奔主帐。浅水原对突厥,秦琼殿后护主,射箭挡追兵,步行护队过荒野。刘武周柏壁关败仗,他又殿后,弯腰拾箭射敌骑。渭水之战,秦琼从刘文静,杀声震天。平王世充、窦建德,他出力最多,唐灭二寇,因功封翼国公。旧唐书说他身经二百多阵,伤重出血数斛,这话他自己也说过,意思是戎马一生,血流成河,怎么不病。秦琼这人打仗稳,智勇兼备,不像有些将领只靠蛮力,他总能找准时机,护住大局。 626年,玄武门事变,李世民杀建成、元吉,秦琼随从但没冲在前头,只在外头警戒。事变后,太宗登基,秦琼封左武卫大将军,食邑七百户。这赏赐听着不错,但比起尉迟恭的一千三百户,长孙无忌他们也一千三百户,就显得一般。尉迟恭在变中救主杀元吉,功劳实打实,文臣们谋划多,秦琼出力少点,封赏低也正常。新唐书提过,他对皇位争斗不热衷,魏征评他忠于社稷不忠于人,这话点出他性格。秦琼这时候五十多岁,按古人算,早该歇歇,可他突然多病,基本在家养着,没再上阵。 从贞观元年到十二年,秦琼确实病缠身,旧唐书说“其后每多疾病”,新唐书也差不多,意思是这十二年里,他时不时犯病,身体垮得快。长年征战,旧伤复发,年纪摆那儿,五十多岁在古代就高龄了。李世民念旧,给他官位没撤,食邑也没少,但没亲去探望,只派御医送药。这事在史书没细写,但从朝堂格局看,合理。李世民刚上位,内忧外患,玄武门后树敌多,他得防着点,功臣里有些人立场暧昧,秦琼避战嫌疑大,君臣间留点距离正常。秦琼自己也聪明,称病在家,退一步海阔天空,不卷入宫廷那些破事。 秦叔宝病十二年,李世民寻名医十二年,医走药倒。这故事流传广,说秦琼是装病,怕鸟尽弓藏,御医来他就倒药保命。儿子秦怀玉问为什么,他说不想死得早。李世民知道但不戳破,派医是给台阶。听起来有道理,秦琼精明,深知乱世后功臣下场,尉迟恭被诬反时脱衣露疤求归隐,他学着点,借病卸甲。但这纯属野史传说,正史没提。旧唐书新唐书只说多病,没说装病或倒药。可能出自隋唐演义那些小说,演义里秦琼传奇多,添油加醋正常。现实里,秦琼真病了,旧伤积累,血亏太多,哪有精力装十二年。装病得演戏,御医把脉开方,他得瞒天过海,累不累啊。史书留白,后人脑补,就成这故事。
626年,李世民登基后,秦叔宝一病不起。秦叔宝病了12年,李世民就为他遍寻名医1
藏獒聊热点
2025-10-08 06:24:50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