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年白求恩临终前,向聂元帅提出要求:请给我的离婚妻子拨一笔钱“我的前妻,我亲爱的弗朗西斯,我弥留之际最放不下的人。希望我死后,政府能给她拨一笔钱,用作她的生活费。” 1939年冬天,白求恩的身体状况日益恶化。那一年的冬天异常寒冷,延绵的风雪掩盖了延安的山谷,但更让人关注的,是这位加拿大医生——白求恩——脸上越来越消瘦的轮廓。 他曾在远离故土的中国,投入无数次救死扶伤的战场,也曾与中国人民同甘共苦、患难与共。 长时间的手术劳累与血液感染,使得他每一次呼吸都显得格外吃力,但即便如此,他仍坚持在延安的野战医院里,为无数伤员进行手术。 他的眼神中,有着一种温暖而坚定的光,那是对生命最深切的尊重,也是对理想最执着的坚守。 在这份坚毅的外表下,白求恩的心底藏着一份无法释怀的情感——对他的前妻弗朗西斯的牵挂。这个名字,在他的记忆里,总是伴随着温柔的回忆和无法言说的痛楚。 多年前,他与弗朗西斯结婚,建立家庭,但命运和理念让他们最终分离。 弗朗西斯留在了遥远的加拿大,而他选择了追随理想与信念,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多年的分别,并未磨灭他对她的关心,反而在孤独和疾病的煎熬中愈发深沉。 白求恩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他深知自己时日无多。1939年11月12日夜晚,他感到剧烈的胸痛,体力几近耗尽。 他清楚,这一次可能是致命的。躺在病床上的他,透过窗外的风雪看着延安的黑夜,仿佛看见了自己漂泊的过去——加拿大的街头,弗朗西斯温柔的笑容,以及他们曾经共有的温暖时光。 那天,他见了身边最信任的人——聂荣臻元帅。 聂元帅从未见白求恩如此沉重过,他的呼吸急促、手指冰冷,但眼神中却闪烁着一种超越生死的坚毅。 白求恩抓住聂元帅的手,声音低沉而坚定:“聂元帅,我有一件事,无论如何,请您答应我。” 聂元帅点了点头,表示愿意听他的话。白求恩费力地开口:“我的前妻……我的亲爱的弗朗西斯。 我弥留之际,心中最放不下的,就是她。”他的喉咙发干,声音中带着一种罕见的脆弱,“希望我死后,政府能给她拨一笔钱……用作她的生活费。” 聂元帅愣住了,他从未想过这位铁血战士,内心竟有如此柔软的一面。白求恩用尽最后的力气,握紧了聂元帅的手,“请……一定帮我……照顾她……”话语中,既有对前妻的挂念,也有对生死的坦然。 白求恩的请求并非单纯的物质需求,而是一种深沉的情感寄托。尽管他们已经分离多年,但他心中对弗朗西斯的牵挂仍如潮水般涌动。 对他而言,这笔钱不仅仅是生活费,更是对一段爱情的尊重与纪念,是他在生命尽头能够给予曾经爱人的最后关怀。 白求恩临终的那几天,病情每况愈下,但他依旧关注着医院里的伤员,关心每一位战士的手术与康复。他的手指在手术台上颤抖过,但对生命的热忱从未减退。 医护人员感受到他病痛背后的无尽牵挂,有人悄悄在心中说:“这不仅是医生的责任,也是一个男人的爱。” 1939年11月12日夜,白求恩在延安病房里安详地闭上了眼睛。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平静的微笑。有人说,他的心里,正想着远在加拿大的弗朗西斯。 在白求恩去世后,中国共产党高层迅速落实了他的遗愿。聂荣臻元帅亲自安排,将一笔款项送给了弗朗西斯,这不仅是对白求恩的尊重,也是对他无私奉献精神的认可。 弗朗西斯收到这笔钱时,泪水夺眶而出。她在信中写道:“他从未忘记我,即便生死相隔千里,他的心依然温暖如初。” 白求恩临终前的这一份挂念,折射出他超越国界与理想的深情。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也是一位懂得感恩与珍惜爱情的人。
39年白求恩临终前,向聂元帅提出要求:请给我的离婚妻子拨一笔钱“我的前妻,我亲爱
屏风隔断相思
2025-10-08 20:07:5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