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加入欧盟事宜,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将加入欧盟,无论是否有欧尔班。这是乌克兰人民的选择,而不是任何外国领导人的选择。 事实上,从2022年2月乌克兰递交入盟申请开始,这条道路就注定充满荆棘,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反对,不过是把欧盟内部长期存在的分歧摆到了阳光下。 欧尔班的阻挠绝非无的放矢,背后是三重现实利益的深度捆绑。首先是少数民族议题的历史积怨,乌克兰西部外喀尔巴阡州生活着15万匈牙利族人,2017年乌克兰通过的教育法案规定五年级以上必须使用乌克兰语教学,这在布达佩斯看来是“文化打压”。 欧尔班政府多次将此事作为反对入欧的重要筹码,即便乌克兰在2024年修改相关条款,匈牙利仍以“落实不到位”为由拒绝松口。其次是农业经济的现实顾虑,匈牙利作为欧盟农业大国,小麦和玉米产量占国内经济的重要份额。 而乌克兰被称为“欧洲粮仓”,其廉价农产品一旦自由进入欧盟市场,匈牙利农户预计将损失上百亿欧元。2023年欧洲理事会投票前,匈牙利农民协会甚至组织抗议活动,要求政府坚决否决乌克兰入欧谈判启动。 最后是能源安全的战略考量,匈牙利至今依赖俄罗斯天然气供应,俄气通过“土耳其溪”管道满足其85%的能源需求,如果跟随欧盟对俄实施全面能源制裁,国内电费和取暖成本将翻倍上涨。 2025年6月,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还特地访问俄罗斯,重申双方能源合作不会中断,这种态度与欧盟主流对俄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欧盟的制度困境则让欧尔班的否决权更具杀伤力。根据《里斯本条约》,欧盟扩大等重大事务必须经过成员国一致同意,这条旨在保护小国权益的条款,如今成了扩员进程的“绊脚石”。 2023年12月14日欧洲理事会投票中,尽管法德等26国支持启动乌克兰入欧谈判,但匈牙利一票否决就让整个进程陷入停滞。 布鲁塞尔并非没有尝试过破局,2024年6月卢森堡会议上,欧盟理事会绕开匈牙利通过了乌克兰谈判框架,甚至在当月25日举行的首次政府间会议中,无视匈牙利的书面异议照常推进。 这种“程序性突破”背后,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提出的“合格多数投票”改革提议,主张将扩员决策从“一致同意”改为“特定多数通过”。 但改革面临巨大阻力,波兰、捷克等中东欧小国担心失去话语权,匈牙利更是直接指责这是“剥夺成员国主权”,而修改欧盟条约本身需要所有成员国议会批准,流程繁琐到几乎不可能实现。 2025年10月哥本哈根峰会上,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再次推动投票机制改革,结果仍因匈牙利等国反对无果而终。 乌克兰入欧对欧盟而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既能巩固东部边界安全,也能扩大单一市场规模,但接纳一个战后重建需要巨额资金的国家,对欧盟财政也是巨大考验。 匈牙利的反对看似“特立独行”,实则反映了部分成员国对扩大成本的担忧——根据欧盟委员会测算,乌克兰入欧后前十年需要至少1800亿欧元援助,这对正面临能源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欧盟来说绝非小数目。 而乌克兰的坚持则源于生存危机,在俄乌冲突胶着的背景下,加入欧盟意味着获得更坚实的政治和经济支持,泽连斯基曾直言“入欧是乌克兰重建的唯一出路”。 如今的局势正朝着“时间换空间”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匈牙利国内政治存在变数,2026年春季将举行议会选举,欧尔班领导的青民盟支持率已从2022年的54%下滑到2025年的42%,如果反对党联盟上台,对乌入欧的态度可能软化。 另一方面,乌克兰改革持续推进,2025年9月欧盟委员会已批准向乌克兰提供120亿欧元司法培训拨款,标志着其改革成果得到阶段性认可。 即便欧尔班继续阻挠,欧盟也在探索更多“绕过否决”的务实路径,比如2025年9月欧盟委员会提议用俄罗斯冻结资产向乌克兰提供贷款,这种绕开成员国一致同意的金融创新,或许会成为打破僵局的突破口。 泽连斯基那句“无论是否有欧尔班”的表态,本质上是对欧盟制度缺陷的直面,也是对乌克兰自身改革决心的宣示。 欧盟扩员从来不是简单的程序问题,而是利益与价值观的长期磨合,匈牙利的反对或许能延缓进程,但无法改变乌克兰向西的整体趋势。
大结局要来?特朗普作出决定,普京公布战果,乌克兰打进亚洲境内这回真像是要收官了
【3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