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是单位的办公室主任,写材料、办会议、协调关系样样精通,可心里始终揣着个创业梦

秋翠看生 2025-10-10 11:57:35

老张是单位的办公室主任,写材料、办会议、协调关系样样精通,可心里始终揣着个创业梦 — 他想做一款产品,把自己对文字的敬畏和对设计的执念都装进去,但很快被现实上了一课。 辞职后,他拿出全部积蓄创业,对产品的要求苛刻,改了无数版方案,才有了雏形。身边人都夸他有工匠精神。 可现实却很骨感,产品上线后,订单寥寥无几,压力很大。 老张想起了老领导李局。李局退休前是单位里出了名的 “思路广”,遇到难题,经他点拨总能豁然开朗。老张登门拜访,倒起了苦水:说把产品做到了极致,怎么就没人买账呢? 李局没急着表态:“我今天想去河边钓鱼,你陪我去坐坐。” 老张点头。 老张专门借了顶级渔具:碳纤维鱼竿、剪刀、浮漂、铅坠,连擦手的毛巾都分了干、湿两款;保温箱里更是 “宝贝”— 从南极空运来的磷虾,亚马逊雨林的荧光蠕虫,还有自己连夜泡的秘制饵料。他还提前查了天气预报,研究了风向和水温,连鱼竿抛出去的角度都在心里演练了好几遍。 老张选了个看起来风水绝佳的位置,挂上高级饵料,把鱼钩甩进水里。一旁的李局却很 “随意”:手里拿的是根磨得发亮的旧竹竿,鱼线是最普通的棉线,鱼钩还是去年用剩下的,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小铁盒,里面装着几条蚯蚓,慢悠悠地挂上钩,随手就把线甩进了河里。 老张盯着浮漂半天没动静,河对岸的李局长却时不时提竿,没多久桶里就装了四五条鲫鱼。大半天老张一条也没钓到,他脸上挂不住,纳闷地问:“李局,我这装备比您的好十倍,饵料也是最好的,怎么一条鱼都钓不上来啊?” 李局语重心长的指了指老张脚下的水面:“你这鱼竿、饵料确实讲究,连什么时候下钩、钓多深都研究得透透的,可你有没有想过,你选的这片水,压根就没鱼啊?” 李局长又接着说:“你创业做产品,不就跟钓鱼一样吗?天天琢磨怎么把产品做得更好,研究工艺、打磨设计,这没错,可你忘了最关键的事 — 你的客户在哪里?” “你总说自己的产品高端、有情怀,可你想过谁会为这份‘高端’买单吗?你不知道客户在哪里,就算产品做得再精致,也没人能看见。退一步说,就算有人看到了你的产品,你怎么让他们愿意停下来了解?又怎么让他们心甘情愿把钱掏出来买你的笔记本?” “创业不是闭门造车,别总盯着你的产品和所谓的‘工匠精神’,也别沉浸在自己的情怀里。从今天起,你脑子里每天就想三个问题: 第一,我的客户在哪里? 第二,我怎么让他们注意到我? 第三,我怎么把他们的钱,装进我的口袋?想明白这三个问题,比你改一百版设计都有用。” 老张沉默了:他一直把精力都放在产品上,却忘了最基本的市场逻辑 —— 没有客户,再好的产品也只是 “自嗨”。就像自己选了一片没鱼的水域,哪怕装备再精良,也钓不上鱼来。 回去后,老张调整了方向,他每天都会花时间分析客户数据,跟用户聊天了解需求。 最终,产品实现了盈利。 想起钓鱼的经历,老张终于明白:所谓的创业,从来不是 “我想做什么”,而是 “客户需要什么”。就像钓鱼,先找到有鱼的水域,再选对鱼饵,才能有所收获。与其在没鱼的地方空耗精力,不如先搞清楚目标,再精准发力! 你们觉得有道理吗?

0 阅读:0
秋翠看生

秋翠看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