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称日政府从未否认侵略战争否认的话术或许能自圆其说,但回避的事实早已写下答案。日本首相石破茂一句“从未否认侵略战争”,看似表态正视历史,却经不起细节的推敲与事实的检验。若真未否认,为何在战后80周年这一关键节点,打破惯例放弃发表官方谈话,不愿以正式立场回应历史罪责?若真未否认,为何其广岛核爆纪念讲话、联大演讲中均对“侵略”“道歉”绝口不提,只强调日本遭受的苦难,对亚洲邻国的伤痛与自身的加害责任避而不谈!
历史从不是模糊的叙事,而是铁证如山的印记。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者名录,到731部队的实验档案,再到至今仍威胁中国民众安全的数万枚遗弃化学武器,这些伤痕从不是“可以留待后世裁判”的争议,而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铁证。更值得警惕的是,在回避责任的同时,日本政客屡屡向供奉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供奉祭祀费,以实际行动为战犯招魂,这与“否认侵略”的实质危害并无二致。
中国外交部早已明确指出,正视历史的核心在于直面加害责任、以实际行动道歉反省。“村山谈话”曾开启的反省窗口,如今正被选择性记忆与刻意回避逐渐关闭。嘴上说着“铭记教训”,行动上却在扩军备武、美化历史,这样的“不否认”,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话术。
历史的审判从不会因言辞的修饰而失效。承认侵略不是“自虐”,直面责任才是勇气。日本若真愿“面向未来”,首先要做的不是辩解,而是用行动回答:如何告慰数千万受害亡魂?如何清除遗留化武的隐患?如何让“侵略有功论”彻底退场?这些问题,才是对历史最该有的“正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