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私有化恒生银行,预示难以预料的危机

领安看商业 2025-10-12 15:33:32
财经知识 理财 恒生银行 股市香港 房地产 汇丰拟140亿美元收购恒生银行股权,直接私有化。而且是高出恒生股价30%收购。当天,恒生银行股价大幅上涨。 市场认为是处理不良债务。汇丰给出的理由则是看好香港市场,与不良债务状况无关。 先说个人观点,远不止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预示着未来更加难以预料的危机。 把股份全部买过来,对银行而言常见的就两种情况。 第一种,看好这类资产,和个人买股票一样。 挺常见,比如说各类国资都持有很多的银行股份。工行,第一大股东中央汇金持股35%左右。上海银行,第一大股东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5%左右…… 第二种,类似于接盘托底。 可以简单理解为经营问题或是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了,那就由别人买下,接管资产和债务。比较典型的2023年美国第一共和银行倒闭,就是由摩根大通收购的。 那么汇丰收购恒生属于哪一种呢? 收拾烂摊子的成分高一些,但远不止于此。 银行相对属于确定性比较强的资产。 恒生是香港最大的本土银行,2024年营收415亿港币,总资产1.8万亿港币。在这样不确定的国际环境下,多买银行没有什么问题。 不良贷款确实严重。 恒生2024年底不良贷款率6.12%,今年6月,上升至6.69%。而2024年香港各家银行的平均水平是3.2%。原因主要是房地产的坏账。 但是这两个理由都不完全站得住脚。 如果单纯看好银行,大可以买别的银行,不需要死盯着恒生买完,本来就已经控股了。 即便要买,也没必要溢价30%,这是将近4年以来的最高股价。永亨,永隆银行被收购,溢价都只有几个百分点。 不良率很高,但是也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之所以这么做,更重要的是要直接退市。 好处在哪呢?自由。 上市的主要目的就是融资。当然也能提高知名度、规范企业架构啥的。对恒生这样的银行其实意义不大。一来本身就很有钱,不太需要依靠市场融资,二来知名度也没啥好再提高了,最大的香港本土银行,各种指数的命名都是恒生…… 所以继续留在市场上,反而有更多的限制。私有化,可以少披露很多东西,运作也更加自由。坏账看不见了,应对风险或是抓机会的能力更强了,受到的监管也少了。 在这个时候私有化,要的是能够灵活支配每年千亿级别的现金流和其他资产。也许是看到了投资机会,也是提前防范房地产坏账风险。 汇丰看到了什么,不知道。但可以知道的是,这么一家老牌机构看到的一定比普通人看到的更多。普通人的买房和投资,更需要谨慎。

0 阅读:37

评论列表

昵称

昵称

3
2025-10-12 18:30

拿着美元不安全,恒生是香港本土的,其实就是看好大中华

领安看商业

领安看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