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在接受美国媒体NBC采访时称:“在我看来,美国和中国可以说是势均力敌的大国。但如果加上美国、日本、欧盟、澳大利亚和印度,我们携手合作,在世界舞台共同遏制中国,就会强大得多。 这话听着挺唬人,可仔细一琢磨,全是漏洞。伯恩斯大概忘了,这些所谓的“盟友”,没一个是真傻的——大家凑在一起,表面是“携手”,底下全是各自的小算盘,真要轮到为美国的“遏制大计”牺牲利益,谁也不会往前冲。 你看欧盟就知道。去年美国搞《芯片与科学法案》,逼着欧洲企业选边站,要么别拿美国补贴,要么不准在中国建厂。结果呢?德国大众直接顶着压力在安徽扩产,法国马克龙更是公开喊出“欧洲不能当美国的附庸”。为啥?欧盟对华贸易额去年突破8000亿美元,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的汽车、法国的奢侈品、意大利的机械,多少饭碗端在对华出口上?真要跟着美国遏制中国,先饿死的是欧洲自己的企业,这种亏本买卖,欧盟可不会干。 再说说日本。表面上跟着美国喊得凶,又是搞“印太经济框架”,又是在半导体领域搞限制,可背地里,日本车企比谁都慌。中国是日本汽车最大的海外市场,去年丰田、本田在华销量占了全球近三分之一,要是真跟着美国搞“脱钩”,中国市场丢了,日本汽车产业就得掉一层皮。更别说日本的稀土、煤炭,大量依赖中国进口,真要撕破脸,先断供的可能不是中国,是日本自己的产业链。伯恩斯说“携手强大”,可日本心里门儿清:跟着美国闹可以,真要出血,门都没有。 澳大利亚更不用提了,这可是吃过亏的主。前几年跟着美国对华搞贸易限制,结果铁矿石、煤炭、龙虾全被卡了脖子,光农产品出口就损失了上百亿美元。后来还是澳大利亚主动缓和关系,才慢慢恢复对华出口。现在你让它再跟着美国遏制中国?除非澳大利亚总理想被国内农民骂下台。要知道,中国现在还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国,真把中国惹毛了,澳大利亚的经济扛不住第二次打击。 最有意思的是印度。美国天天喊着“美印合作”,把印度捧成“印太战略”的核心,可印度转头就跟中国搞“金砖合作”,还在多双边场合强调“不结盟”。为啥?印度自己的制造业,小到手机零部件,大到光伏组件,全依赖中国供应链;去年印度从中国进口额突破1200亿美元,要是跟着美国搞遏制,先断供的中国零部件能让印度工厂停摆一半。更别说印度一直想当“全球南方领袖”,怎么可能真当美国的马前卒? 伯恩斯的话,说到底是把“盟友”当成了美国的工具——想用时就喊“携手”,要付出时就装看不见。可这些国家心里都有本账:美国的“强大”,是建立在让盟友牺牲利益的基础上;而中国的合作,从来都是互利共赢,不逼谁选边站,不强迫谁牺牲。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国家看清了这点,所以美国喊了半天“遏制”,真正跟着干的没几个,反而中国的“朋友圈”越扩越大。 说白了,伯恩斯所谓的“携手强大”,不过是美国一厢情愿的幻想。在利益面前,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美国想让别人替自己冲锋陷阵,却不愿拿出真金白银补偿,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把戏,早就被看穿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美前驻华大使摊牌了:中国没资格与美国G2共治近日,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接受日
【87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