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都说刘禅用童年治愈了一生。   刘禅的童年,可以说是他

风城高山 2025-10-13 14:35:21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都说刘禅用童年治 愈了一生。   刘禅的童年,可以说是他这一生最凶险的时刻,但恰恰也是最幸运的阶段。他出生在刘备还四处逃亡、寄人篱下的时期,母亲早逝,父亲在战火中抱着他从楼上跳下才保住性命。   照理说这样一个开局,放在普通人身上,童年阴影得够他影响一辈子。可刘禅不是普通人。   他虽然命途多舛,却意外地被很多人真心保护着。赵云七进七出,张飞视若己出,诸葛亮鞠躬尽瘁。这些人不是普通的“叔叔阿姨”,而是整个三国中最忠诚、最有担当的一群人。   刘禅虽然年幼,但他能看得见这些人对他倾注的心血和爱。这样的童年,不是温馨的,但足够温暖。   不是平顺的,但足够坚定。换句话说,他的童年虽然没有幸福两个字,但却拥有了信任和安全感,这是很多帝王子孙都没有的。   很多人批评刘禅,说他懦弱、无能、昏庸,甚至拿“乐不思蜀”当成他一生的写照。但如果我们把这一切放到历史背景下再看,问题就完全不同了。   他登基之时,蜀汉国力相较于曹魏已显颓势。内部财政拮据,民生维艰。为保边境安宁、政治稳固,诸葛亮不得不连年兴师出征,以图扭转不利之局。   可即便如此,刘禅并没有做出任何破坏国家根基的事。他没有滥用权力,也没有沉迷享乐,更没有干预诸葛亮的军事决策。   反而,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在哪,知道自己不能像父亲那样打天下,也不能像丞相那样运筹帷幄,他能做的,就是不添乱,并全力支持诸葛亮。   一个皇帝能做到知人善任、放手让能臣去施展抱负,已经比很多自以为是的帝王强太多。   当然,等到诸葛亮去世之后,刘禅的表现也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摆烂”。他开始逐步地让权力多元化,不再把国政交给单一的权臣,而是分散给不同的文臣武将,这其实是一种非常聪明的权力平衡策略。   你可以说他不是个有野心的雄主,但也不能说他是个无能的庸主。他做的每一个决定,在当时都是为了让蜀汉维持住相对的稳定。   哪怕最后投降,那也是在国家已无可为的情况下,选择了一种最少流血的方式。这个时候再想想他的童年,其实你就能理解,为什么说他用童年治愈了一生。   他小时候看到太多亲人战死、家国易主,也看到太多英雄折腰、忠臣尽忠。他知道战争的代价是什么,他理解和平的珍贵是多少人用命换来的。   所以后来的他,不再轻易动兵,不再轻易起杀心,也不再用帝王的威严强行压榨百姓。他活得平淡,是因为他不想再重复父辈们的悲剧。   他选择了“无为而治”,不是因为他不懂治国,而是他太懂治国的代价。那些说他昏庸的人,其实是拿着英雄主义的放大镜,去看一个早已放下征伐的守城者。   我们常以“英雄”之标尺,去衡量乱世中苦苦挣扎之人,却忽略了,并非人人皆需成就英雄之名,方显生命之价值。   刘禅活出了一个不同于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的答案。他没有在沙场上战死,也没有在宫廷中被权臣所杀,更没有把国家拖入内部纷争。   他只是平稳地把蜀汉带到了它该结束的那一天,然后用一颗从容的心去面对未来。他做不到改变历史的进程,但他选择了以最不剧烈的方式去完成一个王朝的谢幕。这种能力,其实远比那些只会打仗的人更需要智慧。   所以说,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都说刘禅用童年治愈了一生。不是因为他忘记了那些苦难,而是他在那些苦难中学会了珍惜和平、理解妥协、守住底线。   他没有成为人们期待的“中兴之主”,但他也没有成为亡国之君的反面教材。他就是他,刘禅,一个在乱世中活出温和力量的人。 素材来源:孙丹林|趣讲刘备之子刘禅 2023-09-22 15:50·参考消息

0 阅读:120

猜你喜欢

风城高山

风城高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