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澳大利亚突然宣布了! 10月12日,据澳大利亚《时代报》消息:澳大利亚宣布要和美国搞关键矿产协议,给稀土设最低价,投12亿澳元建战略储备。 西方急着在稀土领域“另起炉灶”,却连基本功都没练扎实。中国手里攥着全球92%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澳大利亚那点精炼能力连我们的零头都够不上。莱纳斯在马来西亚折腾的重稀土分离厂,年产能1500吨的规模,放到中国连中型工厂的标准都达不到——咱们随便一个基地的年产能就能突破3万吨。 技术差距不是靠钞票能抹平的。中国稀土提纯纯度普遍达到99.999%,海外企业还在99.9% 的门槛挣扎。这小数点后的差距,需要投入多少研发时间?莱纳斯的成本比中国高出18%,全靠美国国防部30%的补贴撑着,这种靠输血维持的产能,能在市场竞争中活多久? 澳大利亚以为设个最低价就能保护本土产业,恰恰暴露了他们对市场规律的无知。稀土价格波动剧烈,中国企业凭借全产业链优势能平稳过冬,海外企业却总在价格低谷期纷纷倒闭。美国芒廷帕斯矿就是前车之鉴——曾经的世界第一,2002年被中国竞争打到停产,十几年后才勉强复工。 中国的反击已经开始了。商务部10月新规把稀土出口管制从7种元素扩大到12种,连使用中国稀土技术的海外产品也要审批。这一招直接打中七寸:澳大利亚莱纳斯的生产线依赖中国设备,欧盟在建的爱沙尼亚稀土厂80%设备也得从中国进口。只要咱们收紧设备出口,他们的扩产计划立刻停摆。 更让西方头疼的是,中国稀土需求正在爆发。新能源汽车每万辆需要45吨钕铁硼材料,人形机器人单台消耗2-3.5公斤,这些未来产业命脉都握在中国手里。到2025年,全球氧化镨钕供需缺口将扩大到-5.8%,西方现在才想起来建供应链,早就错过了最佳时机。 澳大利亚在战略上犯了个致命错误——一边在稀土领域对抗中国,一边指望对华农产品出口稳赚不赔。这种“既要又要”的投机心理,最终会两头落空。当中国暂停采购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铁矿石船货时,他们股价单日暴跌6%,该让他们清醒一下了。 稀土博弈从来不是资源战,而是技术战。中国用三十年时间攻克了串级萃取技术,把冶炼分离成本降到海外三分之一,这种积累岂是短期投资能超越?美国国防部砸钱、日本提供技术、澳大利亚出矿产,看似完美的分工,实则各怀心思——意大利怕断了汽车供应链,欧盟库存只能撑60天,这种松散联盟能有多大凝聚力? 那些离了中国技术就运转不了的稀土项目,不过是用黄金堆砌的空中楼阁。当澳大利亚总理忙着访美签协议时,不妨问问他们的工程师:离开中国设备,矿山还能转几天?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日媒道出了真相!日本表示,对于中国的反制,美国明显出现了误判!10月11日,日经
【173评论】【17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