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南海释放电子诱饵,外国侦察机成功上钩,若战时美军雷达信号全乱!   10月

萧兹探秘说 2025-10-14 15:54:06

解放军南海释放电子诱饵,外国侦察机成功上钩,若战时美军雷达信号全乱!   10月11日,香港《南华早报》援引内地军事杂志《兵工科技》的报道,让9月3日阅兵中亮相的一套电子战系统成了焦点。   而这套装备,在9月28日的南海实战部署中,上演了一场精彩的“信号诱骗大戏”。   当时一架侦察机抵近南海侦察,系统瞬间生成和真实目标一模一样的虚拟雷达信号,侦察机果然“上钩”,偏离原定航线在假目标区域盘旋了近一个小时,最后只能空着手返航,整个过程就像给对方装了一副“信息老花镜”,尽显咱们的技术硬实力。   这种能力可不是简单的“信号干扰”,而是把战场信息环境彻底“重构”了。就像咱们小时候玩的“捉迷藏”,它能模仿军舰、战机等各种军事目标的雷达“指纹”,让敌方侦察设备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回溯历史,中国电子战早有传统,1962年咱们就用“近快战法”在电子对抗中击落过U-2高空侦察机,当时把开雷达到发射导弹的时间压缩到8秒内,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如今这套新系统更是青出于蓝,要是到了战时,美军雷达一旦被这样“忽悠”,麻烦可就大了——战机找不到轰炸目标,舰艇不知道该往哪开,导弹发射出去都可能打错地方,整个作战体系的“神经中枢”都可能被打乱。这就是现代战争中“看得见才能打得到”的硬道理。   这次南海实战案例也证明,中国电子战早已跳出“纸上谈兵”阶段。这套系统不光反应快,模拟的信号还特别逼真,背后是雷达技术、人工智能算法和战场感知网络的“强强联手”。   《兵工科技》分析说,这类装备用得多了,区域安全格局都会跟着变——潜在对手想挑衅前,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雷达还能不能信。   就像这次侦察机事件,对方费了半天劲飞来,连真实情报都没摸着,下次再想来就得好好琢磨琢磨;毕竟在信息化战场上,眼睛被“蒙住”了,就算有再多先进武器,也跟没头苍蝇似的白费力气。   这种“用智慧对抗”的思路,比单纯堆武器更有战略价值。它不用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能在关键时刻让敌方作战体系“瘫痪”,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从1962年击落U-2到如今南海诱骗侦察机,中国电子战技术一直在进步,这不仅让咱们的防御能力更上一层楼,也让周边国家看到咱们维护和平的底气。

0 阅读:1
萧兹探秘说

萧兹探秘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