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哥今年47岁了,在省属国企干了几十年的技术骨干,但他们部门却提拔了一个89

秋翠看生 2025-10-15 07:12:54

一个老哥今年47岁了,在省属国企干了几十年的技术骨干,但他们部门却提拔了一个89年的主任,上级说要“国企干部年轻化”!现在他要向一个毛头小子汇报工作,心里非常不痛快!无奈之下,他联合几个70后同事想了一个办法。 其实提拔年轻干部他倒是不反对,只要是有能力,有潜力,能干事的年轻人他是愿意托举一把的,但现在的年轻领导因为没有基层的工作经验,想法天马行空,急于展现自己的新思路,对老员工的经验不屑一顾,甚至觉得老员工的做法 过时了,搞制度倒是一套一套的,项目出现问题还得是下边的几个同志兜底,让几个70后的老同志有苦难言。 后来几个老伙计觉得这样下去工作太难干,商议了一下,暂时躺平:喝喝茶,看看报纸,让年轻人折腾折腾再说。结果接连几个项目都玩不转了,这个年轻的主任才意识到部门里边还是得靠这几个老资历撑起来,这才扭转了态度。 说起单位的变化,这个老哥显得挺无奈:干部年轻化有时候有可取之处,但年轻可不是唯一评价标准,能够理解基层,不单纯为了创新而创新,务实一点,才难能可贵啊。 回过头来看,很多单位领导可能为了完成 “管理层平均年龄下降多少岁” 的指标,而单纯提拔了一些人,甚至会有一些人情关系在里边,但一定要重视“经验传承”的问题,不该是 “新老对立”,而应该是 “新老互补”。 年轻人有创新思维、学习能力强,可以为团队带来新活力;老员工有丰富经验、稳定心态,可以为年轻人保驾护航。只有让新老员工拧成一股绳,才能真正发挥年轻化的优势! 比如有的国企会设立 “技术专家”“资深顾问” 等岗位,这些岗位虽然不是管理岗,但待遇、地位都不低于中层干部,专门留给那些有经验、有技术的老员工。这样一来,老员工既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又能获得相应的回报,自然也就不会对年轻干部产生抵触情绪了!千万不能一味出现“年轻人坐火箭,老员工原地转”的局面。 你们觉得有道理吗?一起聊聊自己的遭遇吧!

0 阅读:377
秋翠看生

秋翠看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