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港口费大战14日正式开打,但没想到,比赛第一天,就出现了端倪!很多人以为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贸易战,错了!真相是,当中方拿出“手术刀”式的精准反制细则时,美国海关却因政府停摆了。 这事得从美国先挑头说起。早在今年3月,美国就开听证会要对中国船收港口费,说要靠这个振兴自家造船业,还拿所谓的301条款当借口,指责中国船业有补贴。 当时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放出话来,要对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标准从每净吨18美元到150美元不等。 美国国会的议员们拍着桌子喊,这是“保护美国工人”“对抗不公平竞争”,可实际上呢?美国造船业在全球市场份额连1%都不到,2024年全年只造了5艘远洋商船,连韩国一个中型造船厂的产量都比不上。 美国这招明摆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真正的目标,是卡住中国新能源汽车和液化天然气的出口通道。中国每年出口的新能源汽车有80%靠海运,液化天然气进口量超过7000万吨,其中不少也得用外国运输船。 美国打算对外国汽车运输船按每净吨150美元收费,一艘1万吨的船单次停靠就得多交150万美元,直接把运费成本翻了一倍。他们以为这样就能逼中国车企降价或者放弃美国市场,结果算盘打错了。 中国这边反应快如闪电,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公布反制措施,从10月14日起对美国船舶按航次征收特别港务费,起步价每净吨400元人民币,分阶段涨到2028年的1120元。 更绝的是中方把美国资本持股25%以上的船舶也纳入征收范围,连挂美国国旗的船都不放过。这一下戳中了美国航运业的痛处——美国船队资产里有40%是华尔街资本在背后控股,像摩根大通、花旗这些巨头的船,以后进中国港口都得乖乖交钱。 当然最戏剧性的是就在双方政策生效当天,美国政府突然停摆了。10月1日开始,美国联邦机构大面积关门,海关虽然没完全瘫痪,但后台审核人员全被停薪休假。 美国海关用来收港口费的Pay.gov系统没人维护,支付平台直接卡壳。更搞笑的是,美国海关原本打算用301条款的“追溯性收费”来补刀,结果因为系统崩溃,连哪些船该缴费都查不清了。 这边美国海关乱成一锅粥,那边中国已经开始“落子”。10月13日,美国美森轮船公司的一艘货轮停靠宁波港,14日卸货时被直接开单收费62.79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47万。 这是中美港口费大战中第一笔到账的反制费用,相当于给美国航运业来了一记“开门红”。美国财长15日急得跳脚,说中国反制“严重扰乱全球供应链”,可他忘了,美国自己的港口费政策早在听证会阶段就遭到全美300多个行业协会联名反对,美国煤炭出口商甚至警告,这会让价值1300亿美元的煤炭出口面临风险。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中国反制还带“连锁反应”。10月14日当天,中国商务部宣布制裁韩国韩华海洋株式会社的5家美国子公司。这些公司在美国海军舰艇维修、商船建造领域占着重要位置,比如韩华费城造船厂承担了美国50%符合《琼斯法案》的商船建造任务。这一制裁直接切断了美国造船业的关键供应链,连美国海事管理局的新船订单都可能泡汤。 美国现在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原本想靠港口费打压中国,结果自己的能源和农业出口先遭了殃。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大豆有30%走海运,液化天然气占20%,现在这些货物的运输成本飙升,美国农民和能源商纷纷叫苦。更讽刺的是,美国车企在中国的合资工厂每年出口80万辆汽车,零部件70%依赖中国供应链,港口费一涨,福特、通用这些企业的利润直接缩水。 这场港口费大战才刚刚开始,但胜负已见分晓。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不仅没伤到中国,反而把自己的经济体系搅得一团糟。中国用“对等反制+精准打击”的组合拳,既维护了自身利益,又向全世界证明:在全球化时代,任何试图搞“脱钩断链”的行为,最终伤害的只能是自己。 来源:看看新闻 【中方反制!10月14日起对美国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
中美港口费大战14日正式开打,但没想到,比赛第一天,就出现了端倪!很多人以为这是
卡门的提琴
2025-10-17 11:08: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