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美国想要让中国更换国际贸易谈判代表,目的何在? 10月15号华盛

洞察观史 2025-10-17 11:48:47

[浮云]美国想要让中国更换国际贸易谈判代表,目的何在? 10 月 15 号华盛顿那场发布会看得人有点懵。美国财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站出来,指名道姓说咱们的谈判代表李成钢副部长 “无理又难缠”。这话听着是冲人来的,可细琢磨琢磨,这哪是骂个人那么简单。 贝森特在会上说得挺难听,说李成钢 “发表煽动性言论”,甚至编造他 “不请自到” 华盛顿。这些话隔天就被咱们商务部狠狠打脸了。 官方直接拿出证据,8 月底李成钢去美国是正儿八经的公务,早就跟美方约好了,目的是落实两国元首共识,专门就美方对中国造船业的 301 调查去交涉的。 李成钢在谈判圈里是出了名的 “硬角色”。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人谈判桌上不玩虚的,对手长篇大论里藏着的漏洞,他一眼就能揪出来,字字句句都戳在关键点上。 有回内部讲话他提过,谈判桌上一个条款变动,背后可能连着几百万工人的饭碗。这种把国家利益抠得极细的风格,让想占便宜的对手特别头疼。 美方这会儿跳出来骂街,说白了就是自己的算盘落了空。9 月份中美在马德里谈得还行,初步说好美方暂缓制裁,中方考虑扩大农产品采购,特朗普都打算跟中方领导人碰面了。 结果美国商务部部长卢特尼克突然搞了个 “50% 规则”,没跟白宫打招呼就把制裁范围扩大到几千家中国企业,直接把谈好的平衡砸了。 10 月 9 号出台两项反制措施,稀土出口管得更严了,对美国船舶收 15% 的特别港务费。这两下全打在美国痛处 —— 他们军工企业 78% 的稀土都靠中国,F-35 战机生产离了稀土根本转不动。 马士基这样的航运巨头一年得多花 4.2 亿美元成本。美国国内企业全炸了锅,农民开着拖拉机去白宫抗议,苹果、英特尔联名上书反对制裁。 特朗普气坏了,开会时指着卢特尼克鼻子骂,说自己三个月的铺垫全被毁了,直接把他踢出谈判团队。 这就能解释为啥 10 月 15 号的发布会卢特尼克没露面,根本是被停职了。美方谈判桌上占不到便宜,国内又乱成一锅粥,没法子只能拿中方谈判代表撒气。 贝森特骂人的逻辑特别可笑,他声称李成钢说 “收港口费会引发全球混乱”,这话恰恰是颠倒黑白。商务部早就点明了,是美方的单边制裁先搞乱了全球供应链,中方收港务费只是被动防御。 更讽刺的是,美方一边骂李成钢 “难缠”,一边又怕谈判彻底黄了。特朗普最近一会儿说要加 100% 关税,一会儿又在社交平台说 “一切会好起来的”,这种反复无常说白了就是黔驴技穷。 美方妄图逼迫中方更换谈判代表的心思,可谓是昭然若揭。其这般行径,尽显霸权做派,不过是徒劳无功的闹剧,难以撼动中方坚定立场与谈判节奏。 他们就是想找个好拿捏的对手,最好能任由他们漫天要价。可他们忘了,谈判桌上的底气从来不是看谁会骂人,而是看谁站在理上,谁有实力托底。李成钢的 “难缠”,本质上是在守住中国产业的底线,守住数百万从业者的利益。 这种靠诋毁对手代表来施压的手段,实在太掉价。国际谈判讲究对等尊重,美方不想着怎么纠正自己的错误政策,反而动起换对手的歪心思,这恰恰暴露了他们的不自信。 若真心怀有诚意,就应率先撤销那些不合理的制裁举措,以坦诚之态,心平气和地端坐在谈判桌前,展开诚恳且富有建设性的对话。 美方闹着要中方换谈判代表,说到底是想掩盖自身政策的混乱与失败。他们骂李成钢 “难缠”,恰恰证明这位代表守住了中国的利益底线。 中国从来不会因为外界施压就妥协,更不会用更换谈判代表的方式换取所谓的 “谈判进展”。未来的博弈里,我们需要的就是李成钢这样的硬角色,在尊重与对等的基础上,谈出属于中国的尊严与利益。 (主要信源:北京日报——美财长指责中国贸易谈判代表,外交部、商务部发声)

0 阅读:92
洞察观史

洞察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