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中美贸易战最坏的结果有两种,一是中美爆发战争,而且是美军挑衅引发的。二是中美贸彻底脱钩。 朋友们,这阵子国际新闻看得人心里发紧。特朗普一回到白宫,立马甩出一张狠牌——从11月1日起,所有中国商品可能面临100%的关税! 消息一出,全球股市跟坐过山车似的,哗啦啦往下掉。中国这边呢?没在怕的。商务部反手就出了两张牌:限制稀土、磁体出口,还对美国远洋公司收港口费。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贸易战的炮火已经烧到公海上了! 纽约时报直接点出,这下全世界都得跟着疼。美国的房子建造成本要涨,木材、家具、船舶价格全乱套。 BBC分析得更透:表面是关税打架,背后是两国在“谁说了算”这个问题上根本谈不拢。拉美国家悄悄往中国经济圈靠——这场博弈早就不止是中美两家的事,全世界都瞪大眼睛盯着呢。 最让人冒冷汗的,是贸易战背后那股火药味。7月拉上19国搞“护身军刀”军演,近300架战机扑向台海、南海;8月又加速部署无人作战装备,摆明要在中国门口打持久战。 中国军网直接戳破:这种低成本无人系统,就是冲着区域冲突来的!更吓人的是,美军将领私下放话,说冲突可能提前到2025年——比原先预测的2027年还早两年。 中国军队也没闲着。三亚港的舰艇编队常态化出动,战机升空监视,胡锡进在推特上调侃:“美国那帮盟友,没一个敢单独挑事,真打起来他们扛不住!” 国际危机组织5月报告指出,中国在太空、网络和核力量上的进步,让美军介入成本飙升。前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10月警告:现在误判风险比冷战时期还高,现代战争节奏太快,决策窗口就几分钟。 要是贸易战继续升级,第二种最坏结果就是中美经济彻底撕破脸。短期看,中国出口订单缩水,工厂压力山大;美国通胀压不住,企业成本炸锅。 华尔街日报4月曾分析,脱钩会让“新冷战”阴云笼罩太平洋。但中国早就未雨绸缪——芯片国产化狂奔,华为带着企业转内循环;出口路线悄悄变道,越南、墨西哥、东盟成了新枢纽。 RFI报道提到,尽管外贸数据短期好看,北京还是猛砸基建:高铁网、港口扩建全速推进,就是把底盘焊死。 从2018年贸易摩擦开始,中国一边推自主创新,一边布局多元化贸易。观察者网有篇文章说得好,美方总习惯在谈判前甩制裁,这次中国直接从实力位置反击,不再忍了。 2025年美国国防授权法号称要“激光般聚焦中国”,可中国国防实力这些年窜得多快?太空站建好了,航母下饺子了,区域拒止能力让美军头疼不已。 说到底,贸易战打的是筹码,更是意志。中国稀土一卡,美国军工和新能源就得跳脚;港口费一收,全球物流链跟着抖三抖。 美军在亚太再怎么秀肌肉,中国军队的巡航编队永远堵在关键位置。北京大学学者朱锋说得对:“危机管理空间越来越小,但中国预案比想象中多。” 这场大国博弈,没人想看到战争或脱钩,可既然对方把棋下到这一步,咱们也只能把算盘打到最坏,把准备做到最满。别忘了——70年前在朝鲜战场,中国就用实力告诉世界:老子不好惹。今天,这份底气只会更足。 (主要信源:环球网——美方威胁将会从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中方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