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为什么敢和中国硬碰硬?大家都觉得是有美国撑腰,错了!这都是其次,重要原因是荷兰仗着自己在半导体产业链的特殊位置,飘了!毕竟荷兰手里攥着阿斯麦,全球高端光刻机几乎被它垄断,这让荷兰觉得自己有 “拿捏别人的资本”。 在 7 纳米以下的先进制程领域,阿斯麦早就把 “垄断” 两个字刻进了骨子里 —— 全球能造 EUV 的就它一家,没有任何替代品,台积电要扩产 3 纳米芯片、三星想搞 2 纳米工艺,都得拿着现金排着长队等发货,人家说给你就给你,说延迟几个月你也只能陪着笑等。 阿斯麦这台机器有多金贵?2024 年单台 EUV 均价已经飙到 2.05 亿美元,比上年还涨了 10%,但就算这么贵,客户还得抢。 2025 年三季度阿斯麦光 EUV 订单就占了总订单的 66.7%,积压的订单金额快到 300 亿欧元了,相当于把明年一整年的营收都提前锁进了保险柜。 三星为了搞 2 纳米代工和特斯拉的 AI 芯片,直接砸了 7.73 亿美元买两台最新的 High-NA EUV 机器,英特尔也赶紧把订单从 1 套加到 2 套,生怕晚了跟不上节奏,这种 “排队送钱” 的场面,换谁是荷兰政府都得飘。 更狠的是,这机器还能直接提升良品率,台积电用上它之后,芯片良率从 85% 涨到 92%,等于每造 100 片芯片就多赚 7 片的钱,谁能离得开? 这种垄断地位直接变成了荷兰的经济话语权。阿斯麦 2023 年对华出口就有 27 亿欧元,占总营收 15% 以上,到 2024 年二季度,中国市场更是占了它全球销售额的 49%,几乎半壁江山都靠中国撑着。 但荷兰偏不按常理出牌,2023 年跟着美国搞出口管制,禁止先进 EUV 和浸没式 DUV 对华出口,转头又留了个口子,继续卖 14 纳米、28 纳米的中低端设备,结果 2024 年日本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下滑 20%,丢了 30 亿美元市场,全被阿斯麦抢了去,日媒气得跳脚说 “上当了”,荷兰却闷声发大财。 2025 年更过分,荷兰政府干脆自己发深紫外出口许可,不再全听美国的,这种 “想卡就卡、想卖就卖” 的底气,全是阿斯麦给的。 更关键的是阿斯麦的技术壁垒深到没人能抄作业。单台 EUV 光刻机有 10 万多个零件,得全球 500 多家供应商协同制造,研发投入常年占营收 15% 以上,就算其他国家想仿制,光凑齐零件都得十几年。 2025 年二季度阿斯麦已经交出了首台 High-NA EUV 新机,能把电路图案做得比以前精细 1.7 倍,专门针对 1.4 纳米以下制程,等于又提前把下一代技术的垄断权攥在了手里。 反观佳能、尼康,只能在成熟的 DUV 机型里打转,2024 年尼康在先进的 ArFi 机型里只卖出 3 台,连阿斯麦零头都不够,根本构不成威胁。 这种技术垄断还让荷兰掌握了产业链的 “生杀大权”。阿斯麦不只是卖机器,还跟台积电、三星共建实验室,深度参与先进制程研发,把自己的设备和客户的工艺绑死,别人想插一脚都没门。 2025 年阿斯麦在北京建维修中心,明着是维护设备,实则是把中国客户的生产线绑在自己战车上,就算偶尔卡脖子,也能靠售后维持影响力。 荷兰政府更会玩,2025 年 1 月直接把大部分阿斯麦对华销售排除在 “双重用途” 审查外,几十亿欧元的交易悄悄过关,既不得罪美国,又没丢中国市场,这种精准拿捏的本事,没有阿斯麦的垄断地位根本玩不转。 别看荷兰国土面积才四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 1800 万,可就靠着阿斯麦这张王牌,硬是在半导体领域变成了 “隐形霸主”。2024 年全球光刻机市场 61.2% 的份额都归阿斯麦,先进机型更是占了 97.7%,等于全球芯片产业的命脉一半捏在荷兰手里。 中国要搞芯片自主,绕不开光刻机;美国想卡别人脖子,也得看荷兰脸色;台积电、三星想扩产,还得求着阿斯麦发货。 这种 “谁都离不开我” 的局面,让荷兰彻底摸清了门道:美国的撑腰不过是锦上添花,真正能拿捏别人的,是手里那台别人造不出来的光刻机。 所以荷兰才敢在对华政策上反复横跳,一会跟着美国搞管制,一会又偷偷卖设备,本质上就是吃定了自己在半导体产业链的特殊位置 —— 毕竟手里有垄断王牌,说话自然硬气。
荷兰为什么敢和中国硬碰硬?大家都觉得是有美国撑腰,错了!这都是其次,重要原因是荷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17 12:24:4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