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段永平把步步高拆成三家公司,陈明永搞视听业务,成了OPPO;沈炜管通

如梦菲记 2025-10-17 14:52:08

1999年,段永平把步步高拆成三家公司,陈明永搞视听业务,成了OPPO;沈炜管通讯业务,变成了vivo,他把自己的股份从70%主动降到OPPO约10%、vivo不到20%,剩下的分给核心团队和员工,这种共享共治的模式,点燃了管理层的干劲儿。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段永平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但说到OPPO和vivo,那可是家喻户晓,这两个手机品牌背后,藏着一个在中国商业史上极其罕见的故事。   1999年,段永平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看不懂的事情,当时步步高正如日中天,教育电子、视听设备、通讯产品三大板块都做得风生水起。   按照常理,这种时候应该趁势做大做强,可段永平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决定把公司一分为三,教育电子交给黄一禾,视听业务让陈明永接手,通讯那块给了沈炜。   更让人震惊的是他对股权的处理方式,那个年代,中国企业家们都在想方设法增强控制权,恨不得把公司牢牢攥在手里。   段永平却主动把自己70%的股份大幅稀释,在OPPO只保留约10%,在vivo不到20%,把大头都分给了跟着他打拼的兄弟们,当时很多人觉得他疯了,这不是把到嘴的肉往外推吗?   其实段永平心里明镜似的,他在小霸王的经历给了他深刻的教训,当年他把小霸王从一个小作坊做到销售额10个亿,结果想要点股份都被老板一口回绝。   这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想把事业做大,光靠老板一个人使劲是不够的,得让所有人都觉得这是在为自己干。   陈明永和沈炜拿到股份之后,那种工作状态完全不一样了,以前是帮老板打工,现在是给自己创业,陈明永接手视听业务后,从DVD到MP3,再到后来all in手机,每一步都走得特别扎实。   2011年那次库存危机,OPPO的Find X903滑盖机卖不动,几百万台货堆在仓库,陈明永咬牙花了3个亿清库存,自己掏钱给代理商补差价,要是他只是个职业经理人,谁会这么拼命?   沈炜也是如此,他带着vivo从无绳电话做到音乐手机,再到智能手机,每一步都特别较真,别人都在卷参数、拼配置,他就盯着用户体验不放。   Hi-Fi音质、屏下指纹、影像系统,都是实实在在能让用户感受到的东西,这种踏实劲儿,跟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养是分不开的。   段永平这招“财散人聚”,表面上看是让出了巨额财富,实际上换来的是两个超级能打的团队,OPPO和vivo这些年在手机市场的表现有目共睹。   OPPO的“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vivo的拍照功能,都成了行业标杆,它们能在苹果、三星的夹击下杀出一条血路,靠的就是这股子主人翁的拼劲儿。   更绝的是,段永平分完股权之后,基本不管具体经营,他就做个精神领袖,大方向上把把关,具体怎么打仗全看陈明永和沈炜自己。   这种信任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真金白银换来的,你把股份都给人家了,还天天指手画脚,那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这种模式成功的关键,其实是双向的信任和格局,段永平要有舍得的胸怀,敢把大部分股份让出去。   陈明永和沈炜也要有担当,拿了股份就得真把事业当回事,三个人都做到了,所以才有了今天OPPO和vivo的成就。   回头看中国商业史,像段永平这样主动放权、主动让利的企业家实在太少了,大多数老板都害怕失去控制权,结果企业越做越小,路越走越窄。   段永平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真正的大老板不是看你个人拥有多少财富,而是看你能带多少人一起成功。   现在OPPO和vivo加起来,全球用户好几个亿,产品卖到几十个国家,这个成绩单,是段永平当年那个“看起来很傻”的决定换来的。   有时候商业上最聪明的做法,反而是那些看起来最不聪明的选择,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这话在段永平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砺石商业评论——OPPO裂变背后:段永平与陈明永代代相传的格局与胸怀

0 阅读:0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