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利川,女子婚后两次出轨,第一次丈夫原谅了她,第二次女子干脆直接搬出去住了,还提起了离婚诉讼。丈夫心灰意冷同意离婚,但要求女子赔偿。然而法院虽然准予离婚,但这赔偿数额却让丈夫难以接受、无法理解。 “离,可以。但这笔账,我们得算清楚。”当法院的判决书传到勇某手中时,这个曾经原谅过妻子一次的男人,盯着那个数字,久久都没有说话。 2018年,丽某与勇某带着亲友的祝福走入婚姻。最初几年,他们和无数普通夫妻一样,在柴米油盐中构筑着属于自己的小家。两个孩子相继出生,让他们在繁重生活里尝到为人父母的甜蜜。 然而,经济的压力、教育观念的分歧让两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直到2024年,丽某第一次越过了婚姻的边界。 那一次,勇某选择了原谅。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也为了那些尚未完全磨灭的感情。在家人的劝和下,丽某保证不会再犯。 然而,有些错误最可怕的不是第一次发生,而是会有第二次。 2025年,丽某再次出轨。这一次,她没有请求原谅,而是直接收拾行李搬出了家门。那个曾经充满孩子嬉笑声的家,突然安静得让人心慌。 “她直接搬出去和那个人同居了。”勇某的声音在法庭上平静得可怕,“第一次我原谅了她,以为家能留住她。现在看来,我太天真了。” 主动起诉离婚的是丽某,她以感情破裂为由,要求结束这段婚姻。勇某没有反对,只提出一个要求:损害赔偿。七年的婚姻,八年的感情,两个年幼的孩子,两次背叛的伤痛,他觉得总该有个说法。 最终,法院判决准予离婚,并认定丽某的出轨行为确实给勇某造成了精神损害,判令其支付一万元损害赔偿金。 “一万?”消息传出后,不少人为勇某鸣不平,“两次出轨的代价也太低了。” 然而,这个数字并非随意而定。它考量了出轨行为的主观过错、情节的严重程度、对婚姻的破坏力,以及给无过错方造成的精神痛苦。而且,在法律框架内,损害赔偿金的性质本就是抚慰多于惩罚。 “我不是非要这笔钱不可,”庭后,勇某这样说,“但我需要法庭告诉她也告诉我自己,错的就是错的。婚姻里,总该有个是非对错。” 对于丽某而言,这一万元是她为出轨付出的代价;而对勇某来说,这一万元是一种确认,确认他在这段婚姻中不是过错方,确认七年的付出与牺牲值得被尊重,确认被背叛的痛苦真实存在且需要被正视。 值得一提的是,法官特别强调了证据的重要性。原来,许多处在类似勇某处境的人,往往因证据不足而无法维护自身权益。这就提醒我们,法律保护的是那些有准备的人,即便是最私密的情感关系,当它走向破裂时,也需要通过合法的途径留存证据。 这并非鼓励夫妻间的相互猜忌与防备,而是提醒大家,在任何关系中,保持一定的理性与警惕都是必要的。一段纯粹的感情虽然需要感性的滋养,但健康的关系却需要理性的边界。 只能说,感情无法用金钱衡量,但背叛需要代价;原谅值得赞美,但不该被滥用;婚姻这本账,从来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而在感情的世界里,有些底线,是绝对不容逾越的。 信源: 极目新闻——女子出轨两次后起诉离婚,法院判决其赔丈夫1万元 文│一阳 编辑│史叔
河南有个大哥怀疑妻子出轨,这天悄悄跟踪妻子出了门,结果在街上撞见妻子跟别人约会,
【9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