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号,特朗普:莫迪保证不再买俄油,下一步是让中国做到这点   他还特意补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10-17 19:34:55

10月15号,特朗普:莫迪保证不再买俄油,下一步是让中国做到这点   他还特意补充,印度虽然不能马上停,但这个“过程”很快就会结束。   可这消息刚传出去一天,印度外交部就出来打太极,既没承认也没否认,只强调能源政策是以保障国内消费者利益为主。   特朗普为啥突然抛出这么个说法?   他想通过切断俄罗斯的石油收入,给普京施压,推动俄乌冲突降温。   毕竟之前他促成了哈以停火,这次可能想再当一回“和平使者”。   其次,他想拿印度当“典型”,给中国施压。   而且,美印关系最近有点紧张,特朗普之前对印度加征关税,导致印度有靠近中俄的迹象,比如莫迪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和普京互动频繁。   这时候放出印度“服软”的消息,多少能缓和一下双方关系。   不过,特朗普这招有点“先斩后奏”的意思。   按照外交惯例,这种重大承诺一般得双方协商后共同宣布,可他直接单方面公布,等于把印度架在火上烤。   一方面,它需要美国的市场和技术,经济上离不开美国;另一方面,俄罗斯是它最大的武器供应国,占其武器进口的60%以上,而且俄罗斯的石油又便宜量又足,是印度能源安全的“压舱石”。   数据显示,2025年9月,俄罗斯日均向印度出口162万桶石油,占印度总进口量的三分之一。   要是突然断了俄油,印度国内油价肯定暴涨,通胀压力会剧增,老百姓第一个不答应。   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贾伊斯瓦尔的声明很有意思,既强调和美国的能源合作,又说进口政策是为了保障国内消费者利益,就是不直接回应是否承诺停购俄油。   这种“两头不得罪”的做法,其实是在争取时间。   更绝的是,印度后来直接否认了特朗普的说法。   10月16日,印度外交部明确表示,两位领导人近期并没有通过电话。   这招“釜底抽薪”让特朗普的“叙事闪电战”瞬间失去了根基,也让印度摆脱了被动局面。   不过,印度的实际行动却没那么干脆。   据路透社报道,印度炼油厂虽然开始寻找替代能源,但装载俄油的油轮仍在往印度港口开。   这种“嘴上否认、身体诚实”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印度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智慧。   特朗普在宣布印度“承诺”后,马上把矛头转向了中国,威胁要对继续购买俄油的国家征收高达500%的惩罚性关税。   俄罗斯石油出口收入是其维持战争的重要资金来源,而中国和印度作为主要买家,让美国的制裁效果大打折扣。   特朗普想通过极限施压,迫使中印就范,从而彻底切断俄罗斯的“战争资金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中国与俄罗斯的正常贸易往来合法正当,美方的做法是单边霸凌和经济胁迫,中方坚决反对。   中国的底气来自多方面:一是能源进口多元化布局已经取得成效,中东、非洲、中亚等地区的原油供应形成了互补格局;   二是中俄之间建立了以人民币结算为核心的能源金融机制,减少了对美元的依赖;   三是中国拥有完善的能源储备体系,战略石油储备可满足74天的消费量,应对短期供应中断的能力较强。   相比之下,印度虽然也在推动能源多元化,但对俄油的依赖程度更深,短期内难以摆脱。   印度的“左右逢源”、中国的“战略定力”,都在挑战美国的传统权威。   对印度来说,继续进口俄油是经济利益驱动,而转向美国能源则是迫于政治压力。   这种“骑墙”策略虽然能暂时平衡各方关系,但也存在风险。   特朗普的“印度承诺”最终成了一场闹剧,但它揭示的大国博弈逻辑却值得深思。   在这场能源战争中,美国看似占据主动,实则暴露了其单极霸权的脆弱性。   未来,全球能源格局将更加复杂。   这场博弈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谁能更好地适应变化,在新的格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0 阅读:43

猜你喜欢

紫蓝谈社会趣事

紫蓝谈社会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