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尔维亚总统正式宣布!10月17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亲自站在隧道口鼓掌欢呼,宣布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花环隧道右洞正式贯通。这条全长3.5公里的隧道,不仅是塞尔维亚最长的公路隧道,更是中塞友谊的又一块实打实的里程碑。说白了这可不是简单挖通一条山体,而是把中国基建的速度与质量,又一次刻在了欧洲地图上。 10月17日那天,当花环隧道右洞终于打通时,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就站在洞口,用力鼓掌欢呼,那掌声不仅是为了了一项工程,更是为了一种被证明可行的合作模式点赞。 这条3.5公里长的隧道,物理长度有限,但它的价值却远远超出了这个数字,它是在欧洲最严苛的土地上“啃”下来的,一边是弗鲁什卡戈拉国家公园脆弱的生态,环保标准直接拉满到塞尔维亚的最高级别。 另一边是地质学家都头疼的膨胀性软岩和断层破碎带,这种岩石遇水就软,塌方风险极高,施工难度可想而知,面对这种双重夹击,中国的承建团队亮出了看家本领,他们用上了双臂凿岩台车这类先进装备,配上有害气体自动监测系统保障安全,再加上工人24小时轮班连轴转的硬核投入,硬是把难题给解了。 这不是什么偶然,同样是这群人,之前为了让匈塞铁路拿到欧盟TSI认证,做了大量细致的技术论证,最后赢得了德国专家的认可,这种主动适应、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了一种成熟的方法论。 最终花环隧道项目拿到了一项全球隧道行业的特别奖项,这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不只是“中国速度”,更是被世界认可的“中国质量”。 当然隧道不只是一项技术奇迹,它更是一个能改变地区命运的催化剂,作为诺维萨德-鲁马快速路的咽喉要道,它的核心作用就是拉直了交通线,等全线开通,过去绕山的路程将缩短一半以上,穿越山区只要短短5分钟,这打通了塞尔维亚北部的交通动脉,时间成本的降低立竿见影。 更大的变化在于它引发的连锁反应,隧道连通了两条欧洲交通大动脉,这意味着伏伊伏丁那平原的粮食外运更快,物流成本更低,国家公园的旅游潜力被激活,也会吸引来更多的外部投资。 这也不是纸上谈兵,之前那条E763高速,成功把塞国西南部城市拉进了首都的“1小时经济圈”,而匈塞铁路在短短3年里就服务了超过1200万人次,这些成功的先例,让我们对花环隧道的未来充满信心。 在更广的层面上,这个项目还悄悄地扮演了国际叙事的“校正器”角色,对于外界一些所谓“债务陷阱”的论调,花环隧道就是一个最有力的事实反驳。 它没有带来陷阱,反而实实在在地为当地创造了近千个就业岗位,还让塞尔维亚的工程师们有机会亲手接触和学习前沿技术,这不是单向索取,而是一种双向赋能。 总统武契奇的掌声和持续支持,就是合作伙伴满意度的最佳体现,这种发自内心的认可,比任何空洞的辩解都有力量,它说明这座隧道正被视为中塞两国深厚友谊的最新里程碑。 所以花环隧道的贯通,不仅仅是凿穿了一座山,它的成功经验,正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基建的速度、质量与诚意,有望穿透更多无形的隔阂与偏见。 等到2027年全线通车,当车辆畅行无阻时,人们感受到的将不仅是交通的便捷,更是一种务实、平等、共同前进的伙伴关系的力量。 以上信息来源于中国日报网 中企承建塞尔维亚最长隧道单洞贯通
赛尔维亚总统正式宣布!10月17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亲自站在隧道口鼓掌欢呼,宣
是逸屹呀
2025-10-18 11:40: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