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与中国达成协议,承诺从中国进口的稀土永磁体仅用于印度国内生产,不会转口至美国。 印度这阵子在稀土这事上算是把姿态放得极低,为了从中国拿稀土永磁体,不光一口答应只供自己用,绝不转手卖给美国,还一家家企业赶着交终端用户证明,生怕慢了一步断了供。 说到底还是被现实逼的——他们那新兴的电动汽车和风电产业正嗷嗷待哺,离了稀土永磁体根本转不起来,2024到2025财年光从中国就得买870吨,价值超过30亿卢比,这数可不是小数目。 要知道稀土永磁体这东西不是普通材料,电动车电机、风力发电机的核心部件都得靠它,尤其是镝、铽这些重稀土元素,少了它们设备性能直接掉一个档次。 印度自己虽说也有稀土矿,可手里没技术,开采出来的矿都是低品位的,想炼成能用的高纯度磁体,90%的加工能力都得靠中国。有印度电动车企业的高管都坦言,不管是澳大利亚的矿还是美国的加工厂,短期内压根顶不上中国的供应链,这种依赖是实打实的没辙。 中国能让印度这么痛快承诺,靠的可不是嘴皮子,而是实打实的产业硬实力。全球近90%的重稀土永磁体都是中国产的,精炼加工能力更是几乎垄断,从稀土矿里把17种元素分开,再提纯到99.99%以上的技术,目前还真没哪个国家能比中国做得好。 就拿高性能稀土磁铁来说,不管是特斯拉的电动车还是洛克希德・马丁的战机雷达,都离不了这东西,而中国一家就占了全球85%以上的产量。也正因为这底气,中方才敢提硬要求,让印度按类似“瓦森纳安排”的标准来,敏感材料绝不能转第三国,这其实就是把住了转口的口子。 但话说回来,印度这承诺听着实在,可真不能全当真,毕竟“见利忘义”这事儿他们可不是没干过。之前就有小道消息传,印度韦丹塔资源公司就造过30份假承诺书,把从中国买的稀土偷偷卖给美国雷神公司造导弹,最后被中国直接拉了永久禁购黑名单,连军工供应链都断了。 虽说这消息没完全实锤,但国际上谁都知道印度做生意的那点小算盘——只要差价够大,规矩这东西随时能放一边。更有意思的是,他们一边求着中国给稀土,一边还对中国23类产品加征关税,从化学材料到手机壳啥都算,这操作简直是又要又要的典型。 所以中方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只靠一张承诺书过日子,早就把防范的篱笆扎得紧紧的。 先不说出口审批本身就严,每一批货都得说清用途、流向,现在还用上了“元素指纹追踪”技术——中国产的稀土里有独特的元素比例,不管你怎么加工、怎么换包装,一检测就能查出源头,想偷偷转口根本藏不住。这就跟之前对付美国的“成分穿透”反制一个思路,你想玩猫腻,我就有办法戳穿。 更关键的是咱们得把自己的技术家底守牢,毕竟稀土这东西的核心竞争力不光在矿,更在精炼技术。2025年刚在包头、赣州建了国家稀土技术研究院,就是专门攻分离提纯这些核心技术,还搞了全流程保密管理,实验室要人脸识别,数据得加密传输,连关键岗位的人都要背景审查+动态监控,就怕出“内鬼”泄密。 之前南方稀土有个高管把“低品位矿生物浸出技术”卖给境外企业,直接被判了5年,还罚了货值10倍的钱,这力度就是给所有人敲警钟:技术泄密的代价谁都扛不起。 现在中国的稀土专利都突破500项了,从开采到制磁的全链条都有覆盖,还在争ISO的国际标准主导权,就是要把技术壁垒筑得更高。毕竟印度这些年也没少琢磨自己搞精炼,可折腾了几十年连个正经的分离厂都建不起来,就是因为缺核心技术。 要是咱们的技术流出去了,不光印度可能翻脸不认人,美国说不定还会趁机掺和进来,到时候咱们手里的战略筹码就少了一大块。 其实从9月上合峰会后中国先恢复轻稀土出口,却按住重稀土等着印度给承诺就能看出来,中方早就把节奏拿捏住了。重稀土是电动车、军工的刚需,印度耗不起也等不起,这才逼着他们赶紧表态。 但即便这样,管控也没松劲——原产中国的稀土物项说生效就生效,其他含中国成分的12月1号也得跟上,一点缓冲都不给,就是怕夜长梦多。 说到底,稀土这张牌是中国在全球供应链里的“王炸”,不是用来斗气的,是用来守底线的。给印度供货是因为他们有真实需求,也愿意遵守规矩,但防人之心不可无。毕竟美国那边一直盯着想绕开中国稀土管控,印度要是真被利益勾住,很可能就成了美国的“二道贩子”。 之前美国搞“50%穿透规则”卡咱们半导体的脖子,咱们用稀土“成分穿透”反制就打在了他们七寸上,现在对印度的监控,也是不想让这招失效。 只有把稀土精矿攥紧了,把精炼技术守住了,才能在这种国际博弈里一直站得住脚,不至于哪天被人摆一道,落得功亏一篑的下场。
美国又赢麻了!美国高校发布信息:突破稀土提炼技术,回收率超过90%,很快就会摆脱
【18评论】【3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