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党魁还没选出来,但是“国民党一姐”已经有了定论,既不是前党魁洪秀柱,也不是现在在辩论席上大杀四方的郑丽文,而是这个志愿军老兵的女儿卢秀燕! 卢秀燕的父亲当年跟着部队跨过鸭绿江,枪林弹雨里走过来的经历,从小就刻进了她的骨子里。 这种家庭背景没让她变得张扬,反而养成了踏实做事的性子,后来进政坛,不管在哪个岗位上,都透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 她早年在媒体圈摸爬滚打,跑时政新闻的时候,就比别人更懂老百姓想听什么、想看什么,这也为她后来进入政坛打下了底子。 后来从记者转型做民意代表,第一次当选就没让人失望,提的法案都贴着凉百姓的日常生活,不像有些政客只喊空口号。 再到后来竞选台中市长,当时不少人都觉得她胜算不大,毕竟台中之前被其他党派把持了不少年,可她偏不信这个邪。 竞选的时候没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天天扎在菜市场、社区里,跟摊主唠嗑,听大妈吐槽,把大家的诉求一条一条记在小本子上。 有选民跟她说家里孩子上学难,学校太远,她当场就承诺当选后要新增公立幼儿园;有摊贩抱怨市场管理混乱,她就去调研好几天,拿出整改方案。 就靠这股子实在劲儿,她硬是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赢了选举,成了台中历史上少见的能打破党派壁垒的市长。 当选之后更没闲着,之前承诺的事一件一件落实。台中之前交通堵得厉害,尤其是早晚高峰,上班族苦不堪言,她上任后就推进交通改造工程,拓宽主干道,新增公交专线,还优化了红绿灯时长,没多长时间,堵车情况就好了不少。 还有台中的老旧小区改造,不少小区墙皮脱落,下水道经常堵,她就申请专项基金,挨个儿小区走访,问居民的改造意愿,不是简单刷个墙就完事,而是真真切切解决大家的居住难题。 有次去老旧小区调研,正好赶上居民家下水道堵了,污水流了一地,她没嫌脏,蹲在地上跟维修师傅一起看问题,还当场打电话给相关部门,要求三天内必须解决,后来居民专门给市政府送了锦旗。 她在台中做的这些事,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后来连任的时候,几乎没费什么劲就赢了,支持率比第一次还高。 反观国民党内其他几个被认为有竞争力的女性,要么偏重于党内斗争,要么只在媒体上有热度,真正能像卢秀燕这样,在地方上做出实实在在成绩的,还真没几个。 洪秀柱当年虽然担任过党魁,也为国民党发声不少,但更多是在意识形态层面,在地方治理的实际经验上,跟卢秀燕比还是差了一截。 郑丽文虽然辩论起来很厉害,在电视上能把对手说得哑口无言,可辩论赢了不代表能把地方治理好,老百姓要的不是嘴上功夫,是能解决问题的实干家。 卢秀燕不一样,她不怎么喜欢在媒体上搞太多宣传,也不怎么参与党内那些无谓的争论,一门心思扑在台中的治理上。 有次国民党内部开会,讨论一些党内事务,她因为要处理台中突发的台风灾情,直接请假没去,事后也没找借口,就说“老百姓的事比党内开会重要”,这话虽然听起来直接,却让不少党员佩服。 她在台中这些年,不光把民生问题解决得不错,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台中之前工业基础不错,但这几年有点停滞,她就去招商引资,吸引了不少科技企业落户,还扶持当地的中小企业,帮他们拓展市场。 有个做机械制造的中小企业主,之前因为订单少快撑不下去了,卢秀燕知道后,亲自带队去企业调研,帮他们对接海外客户,还申请了扶持资金,后来这家企业不仅活了过来,还扩大了生产规模,雇了不少当地人。 这种接地气的做法,让她在台中积累了极高的人气,甚至不少其他党派的选民,都因为她的政绩而支持她。 国民党现在正处在需要凝聚人心的时候,党魁选举吵得不可开交,却忽略了像卢秀燕这样既有基层经验,又有实际政绩的人。 她虽然没表态要竞选党魁,可“国民党一姐”的名头落到她头上,没人有异议,因为大家都清楚,比起那些只会喊口号、搞斗争的人,卢秀燕这样能干事、干成事的,才是国民党真正需要的力量。 她父亲是志愿军老兵,那种为国为民的精神,在她身上得到了传承。她在台中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而是真真切切想让老百姓过得好。 有次采访的时候,记者问她有没有想过更进一步,去台北发展,她笑着说“台中还有很多事没做完,等把这些事都做好了再说”,这种不浮躁、不急于求成的态度,在当下的政坛里显得格外难得。 现在国民党内不少年轻党员都把卢秀燕当成榜样,不是因为她职位高,而是因为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政客只要真心为老百姓做事,就一定能得到认可。 比起洪秀柱的“硬气”和郑丽文的“犀利”,卢秀燕的“实在”更能打动人心。她没有华丽的言辞,没有惊天动地的口号,却用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在老百姓心里站稳了脚跟。
国民党迎来郑丽文时代,她将肩负起艰苦的重责大任!纷纷扰扰的一个多月的国民党主席
【4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