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欧盟紧急为普京开绿灯,允许其专机飞入欧洲领空 全球目光刚聚焦欧盟第 19 轮对俄制裁的强硬表态,一场反转就来得猝不及防。10 月 17 日欧盟委员会的公开声明,直接给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欧洲之行扫平了障碍,之前喊得震天响的制裁口号,瞬间沦为国际舞台上的尴尬注脚。 事情的导火索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国约定。10 月 16 日,特朗普突然对外爆料,已经和普京敲定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会晤,核心议题直指乌克兰冲突的解决方案。 这个消息让布鲁塞尔的官员们坐不住了 —— 作为乌克兰问题的关键参与方,要是美俄私下谈妥方案,欧盟在这场地缘博弈中就彻底没了话语权。 紧接着第二天,欧盟委员会就抛出了定心丸,明确表示现行制裁不限制普京和拉夫罗夫访问欧盟,普京前往匈牙利完全不存在障碍。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奥洛夫・吉尔的表态耐人寻味,她直言 “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承认会议未必符合预期,但只要能推动乌克兰的公正和平就该欢迎。 另一位发言人安妮塔・希珀更是直接澄清,制裁只涉及资产冻结,从没限制过国家元首的旅行自由。 这话听着像依规办事,实则暴露了当初制裁设计时就留好的 “后门”,压根没敢彻底堵死外交沟通的渠道,如今刚好借美俄峰会的机会顺坡下驴。 这场放行背后,匈牙利的态度起到了关键作用。作为峰会举办地,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早就和普京保持着良好关系,今年 4 月还启动了退出国际刑事法院的程序,压根不打算执行对普京的逮捕令。 匈牙利外长更是放话 “无需与任何人协商”,铁了心要保障普京顺利往返。要知道,从莫斯科到布达佩斯的最短航线,必须飞越波兰、斯洛伐克等欧盟国家领空,而这些国家理论上都承认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 但欧盟一句 “成员国可自主豁免”,就让沿途国家的阻拦变得不切实际 —— 谁也不敢冒破坏美俄峰会的风险单独出头。 2023 年 3 月就对普京发出的通缉令,如今在现实政治面前不堪一击。俄罗斯早就把签发逮捕令的五名相关人员列入通缉名单,而欧盟成员国集体选择 “失明”,匈牙利直接拒绝执行,其他国家也默许专机过境。 这种选择性执法,让所谓的国际司法权威彻底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要知道一个月前,俄战机飞过芬兰湾时,北约还紧急派出 F-35 拦截,欧盟官员集体声讨 “极其危险”,如今面对普京专机,却主动打开领空大门,双重标准暴露无遗。 一边是美国的明确态度,作为盟友根本不敢正面抗衡;另一边是内部的分裂,匈牙利长期扮演 “刺头” 角色,此前就用一票否决逼欧盟豁免对俄石油禁令,这次借峰会更是公开唱反调。 更重要的是,欧盟担心被排除在核心谈判之外,乌克兰的武器援助、能源供应大多依赖欧盟,要是美俄达成停火协议,欧盟此前的巨大投入可能血本无归,这才急着用 “放行” 来刷存在感。 泽连斯基刚满怀希望访问美国争取 “战斧” 导弹援助,转头就发现美俄已经准备关起门来谈判。虽然乌方没有公开批评,但有官员私下抱怨 “被盟友摆了一道”,这种被边缘化的处境,无疑会动摇乌克兰对欧盟的信任基础。 而欧盟一边宣称 “坚定支持乌克兰”,一边允许冲突核心人物在欧洲领土谈判,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进一步削弱了其外交政策的公信力。 这场领空放行风波,说到底是欧盟外交困境的集中爆发。所谓的制裁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充满了可操作的弹性空间。 当政治利益需要时,曾经的强硬立场可以瞬间软化,曾经的原则底线可以灵活变通。普京的专机能否顺利落地布达佩斯,或许只是时间问题,但欧盟制裁体系的裂痕,已经在全世界面前暴露无遗。 国际政治宛如以实力定胜负的竞技场。在这片风云变幻之域,不存在永恒的敌手,亦无绝对的圭臬,一切皆随实力的消长与利益的流转而不断变迁。 欧盟的妥协虽然看似无奈,却也从侧面说明,对话谈判才是解决冲突的唯一可行路径。与其在制裁与放行之间反复横跳,不如拿出真正的诚意推动和平进程。毕竟在和平面前,任何政治算计都该让步,这才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也是国际社会应有的担当。 (主要信源:文汇报——普京或将“绕路”万里去见特朗普,匈牙利外长:将确保普京顺利入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