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出新限制,不许向中国出口高端光刻胶,TCL立马终止1.2万吨进口订单,转头

栗頿聊 2025-10-21 14:47:17

美国又出新限制,不许向中国出口高端光刻胶,TCL立马终止1.2万吨进口订单,转头联合彤程新材、上海新阳签15.6亿采购协议,国产光刻胶不仅没拖后腿,还比原计划提前3个月交付。   前阵子美,国刚发布高端光刻胶出口限制新规,不少人心里立马咯噔一下,下意识冒出“完了,又要被卡脖子”的念头。毕竟高端光刻胶这东西太关键,过去一直被国外厂商垄断,大家早就习惯了依赖进口。   可谁能想到,TCL紧接着的操作直接打破了这份焦虑,这哪是临时抱佛脚的应急,分明是早有预谋的从容布局。   面对美国的限制,TCL没有丝毫犹豫,当即终止了手里1.2万吨的进口光刻胶订单。更让人意外的是,刚停掉进口单,他们转头就和国内的彤程新材、上海新阳签下15.6亿的国产采购协议。   一开始还有人犯嘀咕:国产货能顶得上吗?质量靠谱吗?会不会耽误生产?结果很快传来消息,这批国产光刻胶不仅各项指标全达标,还比原计划提前三个月完成交付,压根没给生产进度拖后腿。   这波果断操作,藏着TCL多年摔出来的经验。早年间国内“缺芯少屏”的痛还历历在目,2009年TCL硬是砸下245亿建起华星光电,一点点把中国LCD面板产业的腰杆撑了起来。   而2004年收购汤姆逊和阿尔卡特业务后遭遇的巨亏,更让TCL彻底明白:没有核心技术和自主供应链,再大的盘子也是空中楼阁。   这份对供应链危机的“肌肉记忆”,让它早早就盯上了光刻胶。   早在四年前,TCL就和清华大学悄悄联手建了实验室,专攻最顶尖的EUV光刻胶。为了让国产光刻胶落地,他们给合肥长鑫定制了8条适配产线,深圳建的检测中心运营刚一年就订单爆满,营收眼看要破3亿。研发、生产适配、质量检测,一套内部闭环早就搭好了。   TCL这一出手,激活的是一整张蓄力已久的国产光刻胶网络。   这次合作的彤程新材和上海新阳都不简单:彤程新材的g/i线、KrF光刻胶已经量产,ArF高端光刻胶研发平台也早建成,连上游树脂都能自己搞定;上海新阳更在ArF干法、KrF厚膜光刻胶上实现技术突破,提纯工艺是绝活,产品良率稳稳站在90%以上,还拿到了实际订单。   整个产业链的协同效率更让人惊叹。华虹半导体的12英寸晶圆厂,只用168天就跑通了国产光刻胶的全流程适配,要知道国外做同样的事至少得18个月。   这背后,是TCL自研的涂胶显影设备已在中芯南方批量使用,是八亿时空建成国内首条百吨级树脂生产线,产业链上的每一个齿轮早就悄悄咬合。   TCL这15.6亿订单像颗石子,激起了连锁反应。中芯国际紧接着宣布第四季度采购3000吨ArF光刻胶,南大光电、鼎龙股份等企业纷纷扩产——南大光电的ArF光刻胶已通过验证拿订单,性能堪比日本产品;晶瑞电材的KrF光刻胶也完成中试,即将量产。   一个“需求拉生产、生产促研发”的正向循环跑了起来,今年高端光刻胶国产化率直接冲到25%,ArF光刻胶更是从零实现突破。   回头看,美国的限制反倒成了“超级催化剂”,清空了部分市场空间,给了国产光刻胶难得的验证机会。   再加上国家政策和大基金精准发力,补贴、税收优惠源源不断,把实验室里的技术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产业能力。   其实真正的王牌不是镓、锗这些原材料,而是这个能自我造血的产业生态。TCL的操作标志着我们应对技术压力的模式,已从单点应急突破变成系统性内生增长。   虽然EUV领域还有难关,但有韧性的生态一旦被唤醒,能量远超想象,所谓“封锁”或许只是成长的垫脚石。

0 阅读:118
栗頿聊

栗頿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