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乌克兰又换了攻击目标,让俄罗斯彻底摸不着头脑了!   10月19日凌晨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10-21 16:57:31

这次乌克兰又换了攻击目标,让俄罗斯彻底摸不着头脑了!   10 月 19 日凌晨,俄罗斯奥伦堡州的夜空突然被剧烈爆炸划破,乌克兰的无人机群足足飞了 1500 多公里,精准撞向当地的大型天然气处理厂。   厂区瞬间腾起大火,黑色的浓烟滚滚而上,几十公里外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这显然不是一次临时拼凑的袭击 —— 乌克兰一口气出动了 45 架无人机,即便俄罗斯防空部队拼尽全力拦截,还是有漏网之鱼突破防线砸中目标,那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儿肉眼可见。   要说这座被盯上的奥伦堡天然气处理厂,可不是随便一处工业场地。它归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管,一年能处理的天然气多达 450 亿立方米,在全球同类设施里都排得上号。   更关键的是,它还是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能源合作的核心枢纽,不光要处理俄罗斯本地油气田的产出,还得接收哈萨克斯坦卡拉恰甘纳克油田送来的凝析油和天然气。   这些能源加工完之后,一部分会卖到国际市场,说是俄罗斯能源经济的 “顶梁柱” 一点不夸张。   袭击刚发生,奥伦堡州州长叶夫根尼・索恩采夫就赶紧在社交平台发了通报,说工厂有个车间被击中起火,部分设备坏了,但万幸没人受伤,大火后来也被扑灭了。   可连锁反应来得特别快 —— 哈萨克斯坦能源部当天就发消息,说因为这事儿,工厂已经暂停接收他们的天然气了。   要知道卡拉恰甘纳克油田是哈萨克斯坦的 “能源命脉”,那儿的石油和天然气是绑在一起的伴生资源,根本没法单独少产天然气。现在工厂停摆,很可能连带着拖慢哈方整体的石油生产进度。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波袭击其实是 “一箭双雕” 的布局。就在打奥伦堡气厂的同时,无人机群里的另一部分兵力同步突袭了邻近萨马拉州的新古比雪夫斯克炼油厂。   这座炼油厂是俄罗斯石油公司的产业,一年能产出 490 万吨石油产品,其中不少柴油是直接供往前线的。   虽然萨马拉州长只含糊提了句 “防空系统启动、机场临时关闭”,但当地居民拍的浓烟照片和媒体报道都实打实地证明,炼油厂确实挨了炸、着了火。   俄罗斯国防部事后发了通报,说夜间防空部队总共击落了 45 架乌克兰无人机,其中萨马拉地区 12 架、萨拉托夫地区 11 架、奥伦堡地区 1 架。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拦截根本没彻底成功。   从这儿就能明显看出乌克兰无人机战术的升级:这些无人机特意走低空航线,躲开地面雷达的扫描,还靠着商用导航系统一路修正飞行轨迹,就算遇到电子干扰也能找准目标。   从防空警报响起到爆炸发生,前后就隔了 12 分钟,防御系统连反应的时间都不够。   从战略上看,乌克兰这一下正好戳中了俄罗斯的 “七寸”。能源产业向来是俄罗斯的经济命脉,不光关系着国内老百姓的供暖、出行,更是支撑前线军事行动的 “钱袋子”。   其实从今年 8 月开始,乌克兰就一直在加大对俄罗斯能源设施的打击力度,效果这会儿已经显出来了:9 月俄罗斯石油产品出口量比 8 月跌了 17.1%,只剩 758 万吨;   国内不少地方还闹了燃料短缺,反垄断局没办法,只能给加油站定了最高售价限制。   不少人可能会纳闷,乌克兰怎么突然有了这么强的远程打击能力?   其实除了无人机,他们已经造出了 “火烈鸟”“ 长海王星 ”这类远程导弹,最远能打 3000 公里,俄罗斯欧洲部分的核心设施基本都在打击范围内。   但这次特意用无人机,主要是成本低,还能靠“蜂群战术” 消耗俄方的防空火力,性价比高得惊人。   这种打法在外人看来,就是对俄罗斯的精准反制 —— 既然俄军总盯着乌克兰的基础设施炸,那乌克兰就直接瞄准俄罗斯的能源命脉下手。   现在奥伦堡气厂到底要修多久还没个准信,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正急着沟通怎么保障供应链,全球能源市场也都盯着这事儿的走向。从俄乌冲突的整体态势看,双方在能源设施领域的对抗明显升级了。   这次乌克兰用 45 架无人机完成的 1500 公里奔袭,不光让外界看到俄罗斯防空网的漏洞,更实实在在给这场冲突添了新变数 —— 低成本武器正在慢慢改写传统战争的攻防逻辑,当战火烧到能源腹地,俄罗斯的战争经济恐怕要面临更难的局面了。

0 阅读:54

猜你喜欢

念薇评娱乐八卦

念薇评娱乐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