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终于说实话了! 荷兰大臣卡雷曼斯最新表态:愿意与东方大国就安世半导体资产冻结一事进行谈判。 安世半导体70%产能扎根咱国的布局,让荷兰的资产冻结沦为“只控总部、失却产能”的尴尬操作。 这种“制造端在中国、市场端在欧洲”的绑定关系,打破了传统地缘博弈的单向压制逻辑。 事情得从荷兰那波粗暴的操作说起,九月底他们突然下手,以所谓 "国家安全" 为由冻结了安世半导体 147 亿的资产,还把闻泰科技持有的 99% 股权托管给第三方,连中方 CEO 都给停了职,甚至逼着中方让出一半股权,理由牵强得可笑,说是 "怀疑关键技术转移"。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走,想趁机把闻泰花 330 亿买下的优质资产给抢回去,既打压中国半导体升级,又保住欧洲的技术脸面,这算盘打得太精,可惜压根没算明白现在的产业链到底谁说了算。 荷兰最致命的错,就是以为攥着总部股权、冻结纸面资产就算掌控了企业,可他们忘了安世早就不是当年那个荷兰飞利浦旗下的公司了。 自从闻泰收购后,真金白银砸下去扩产能,把核心命脉全搬到了中国。现在安世 80% 的终端产品产能都在咱国内,东莞那个工厂更是扛着全球 70% 的封装产能和核心出货量,这可是芯片出厂前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少了这步,前面造的晶圆就是废片。 荷兰冻结的那些海外办公室、账面资产,看着唬人,实则啥用没有,就像抓住了人的影子,却碰不着真人本身。 更有意思的是安世的产业链布局,正好掐住了欧洲的要害。它在德国、英国有晶圆厂,可造出来的芯片必须送到中国封装测试才能用,这就形成了 "欧洲出毛坯、中国做成品" 的格局。 安世的车规级芯片在欧洲市场占了 18% 的份额,其中 80% 都供给了德国汽车工业,大众、宝马这些巨头的生产线全靠它喂料。 荷兰刚冻结资产没几天,德国那边就慌了神,大众德国工厂直接减产 30%,宝马的芯片库存只够撑 3 个月,特斯拉急得派人连夜来中国找办法,生怕生产线停摆。这哪是冻结资产,分明是给自己的欧洲盟友捅刀子。 荷兰本以为能靠股权控制拿捏生产,结果很快就发现自己陷入了 "只控总部、失却产能" 的笑话里。 他们派去的托管机构握着股权,却连一条有效生产指令都发不出去,因为所有生产数据、调度系统全在中国,没有中国这边的支持,欧洲的工厂就是一堆废机器。 更打脸的是,安世中国 10 月 18 日直接发声明,明说 "不再接受荷兰方面任何指令,独立运营",还保证国内工厂正常开工、员工薪资照发,这下荷兰手里的股权彻底成了废纸,每天眼睁睁看着 230 万欧元的库存损失,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而中国这边没跟他们废话,直接亮出了真本事。商务部先给出口管制加码,安世中国工厂的日均出货量从 3.8 亿颗骤降到零,欧洲车企的生产线立马卡了壳。 紧接着稀土出口新规落地,钬、铥这些 ASML 光刻机核心部件离不开的材料,全纳入了许可管理 —— 要知道 ASML 可是荷兰的命根子,近三成的 EUV 光刻机都卖往中国,中国这一招直接戳中了荷兰的软肋。 深圳海关还悄悄调整了通关时间,把荷兰货物的通关从几小时改成三天,看似不起眼,却实实在在增加了他们的企业成本,这压力一层层传下去,荷兰的经济大臣坐不住了。 到这时候荷兰才彻底明白,他们跟着美国玩地缘博弈,根本是得不偿失。ASML 的对华销售大幅下滑,直接拉低了荷兰的 GDP 增长,可美国承诺的补贴连影子都没见着。 安世 2024 年 147 亿的营收里,近一半来自中国市场,荷兰这一闹,不仅丢了产能控制权,连最大的市场也快抓不住了。 所谓的 "资产冻结" 成了自欺欺人的笑话,卡雷曼斯 10 月 19 日赶紧放话要谈判,还说 "此事已上升至最高层级讨论",这哪是主动求和,分明是扛不住了才说实话 —— 他们根本没能力靠行政命令掌控产业链。 这事儿最戳破本质的是,传统的地缘博弈逻辑真的不管用了。以前欧美总想着靠技术和规则单向压制,可现在安世这种 "制造端在中国、市场端在欧洲" 的绑定关系,把双方的利益拧在了一起。 荷兰想拿股权当筹码,却忘了芯片得在中国造、得靠中国出口才能到欧洲车企手里;想跟着美国搞封锁,又扛不住 ASML 缺市场、车企缺芯片、农产品缺销路的连环打击。 卡雷曼斯现在谈 "共同解决问题",早干嘛去了?还不是看到中国产能动不了、反制手段硬邦邦、欧洲盟友闹翻天,才终于放下身段说实话。 说到底,荷兰这波操作就是给全世界上了一课:现在的产业链不是谁嗓门大谁说了算,而是谁握着核心产能、谁能稳定供货谁说了算。 安世东莞工厂那七成的封装产能,就是咱最硬的底气,荷兰冻得了股权冻不了生产线,卡得了总部卡不了出货量,最后只能乖乖坐回谈判桌。 这哪是荷兰 "愿意谈判",分明是产能布局给出的答案,让他们不得不说实话罢了。
荷兰终于说实话了! 荷兰大臣卡雷曼斯最新表态:愿意与东方大国就安世半导体资产冻
云景史实记
2025-10-21 17:13:57
0
阅读: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