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男子婚前查出艾滋病,却谎称是肝病,与妻子结婚10年期间从未采取防护措施同房

笔尖下说法 2025-10-22 00:04:27

云南一男子婚前查出艾滋病,却谎称是肝病,与妻子结婚10年期间从未采取防护措施同房。直到男子因开设赌场入狱,妻子探监时才得知真相,虽万幸未被感染,但仍崩溃起诉撤销婚姻。丈夫辩称“积极治疗无传染性”拒绝离婚,法院最终认定其隐瞒重大疾病,判决撤销婚姻。本文拆解案件关键,解析婚姻撤销的法律逻辑,聊聊背后的健康与信任底线。 一、荒唐真相:被瞒10年,探监时才知丈夫患艾滋 这起案件里,妻子10年的婚姻,从头到尾都是一场骗局。 男子柳某(化名)和妻子张某(化名)结婚时都是适婚年纪,柳某婚前就查出了艾滋病,但他没敢告诉张某,只谎称自己得了“肝病”,需要长期吃药。张某没多想,觉得丈夫只要积极治疗就行,便安心和他领了证。 婚后10年里,两人过着看似正常的夫妻生活,柳某每次同房都以“麻烦”“影响感情”为由拒绝做防护措施,张某出于信任一直没怀疑。柳某平时按时“吃肝病药”,身体也没出现明显异常,更让张某放下了戒心。 转折点出在2024年,柳某因开设赌场被抓入狱。张某去探监时,监狱民警告知她:“探监需要了解家属健康状况,你丈夫患有艾滋病,你最好也做个检查。”这句话像晴天霹雳,把张某砸懵了——同吃同住10年,无保护同房无数次,丈夫竟然一直瞒着自己这么大的事! 张某立刻去医院检查,万幸的是,她没有被感染,也没孩子受牵连。但10年的欺骗让她彻底崩溃,冷静下来后,她果断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这段充满谎言的婚姻。面对起诉,柳某还在辩解:“我一直在治疗,早就没有传染性了,没必要撤销婚姻。” 二、法律拆解:为啥能撤销婚姻?没传染也犯法? 很多人看完会问:结婚都10年了,还能撤销吗?丈夫没传染成功,就不用担责了?这几个法律关键点必须搞清楚。 1. 隐瞒艾滋,为啥一告一个准? 根据《民法典》第1053条,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结婚前必须如实告知对方;没告知的,对方有权请求法院撤销婚姻,期限是“知道真相后1年内”。 这里的“重大疾病”可不是随便定的,参考《母婴保健法》,艾滋病属于“指定传染病”,明确在重大疾病范围内。本案中,柳某婚前就知道自己患病,却故意谎称肝病,直接侵犯了张某的知情权和健康权。虽然结婚10年,但诉讼时效是从张某探监知情那天开始算的,完全没超期。 更重要的是,妻子是否被感染,不影响撤销婚姻。法律管的是“隐瞒行为本身”,哪怕没造成实际伤害,这种欺骗也破坏了婚姻的基础,所以法院直接支持了张某的诉求。 2. 撤销婚姻,比离婚好在哪? 张某没选离婚,而是选撤销婚姻,这步走得特别聪明。两者的区别大了去了: - 性质不同:离婚是解除“合法婚姻”,之前的婚姻关系是有效的,再结婚算“再婚”;而撤销婚姻相当于“这段婚姻从没存在过”,法律上张某还是“未婚”状态。 - 财产分割不同:离婚分的是“夫妻共同财产”,可能要考虑双方贡献;撤销婚姻后,财产按“同居共同财产”处理,法院会优先照顾“无过错方”(也就是张某),她还能额外要损害赔偿。 简单说,撤销婚姻能让张某彻底摆脱“已婚”的身份束缚,财产分割也更占优势,这也是法律对被欺骗方的保护。 3. 没传染成功,就不用坐牢? 柳某侥幸没传染给妻子,但这不代表他没犯法,只是没到“犯罪”的程度。 根据两高的司法解释,明知自己有艾滋病,还故意不做防护与他人发生性关系,要是导致对方感染,直接按“故意伤害罪”定罪,而且算“重伤”,最高能判死刑。就算是卖淫嫖娼时隐瞒艾滋,也会按“传播性病罪”从重处罚。 柳某的行为已经踩了法律红线,只是因为“没造成感染结果”,才没被追究刑事责任。但如果张某真的被感染了,他不仅要被撤销婚姻,还得蹲大牢。 三、网友炸锅:这哪是丈夫,分明是“投毒者”! 案件曝光后,网友的愤怒几乎要溢出屏幕,观点出奇一致,全在痛骂柳某的自私。 有网友直指核心:“这根本不是隐瞒,是蓄意谋杀!10年无保护同房,就是赌妻子的运气,太恶毒了!”还有人吐槽柳某的辩解:“没传染性?这话你自己信吗?真有底气当初为啥要瞒?” 也有网友点赞张某的果断:“幸好没感染也没孩子,及时止损太重要了!换我肯定也要求撤销婚姻,谁想带着‘二婚’标签过一辈子。” 结论:婚姻的底线,容不得健康谎言 这起案件最让人后怕的是,张某的“幸运”是偶然的——如果她被感染,这辈子就毁了;如果两人有孩子,孩子还可能通过母婴传播受害。而这一切的源头,只是柳某为了“结婚”而编造的谎言。 婚姻的基础是信任,而健康知情权,是信任的第一道防线。不管是艾滋病还是其他重大疾病,婚前隐瞒本质上就是“欺骗式结婚”,既伤感情,又踩法律。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婚前体检应该强制要求吗?如果伴侣婚前隐瞒了重大病史,你会选择原谅还是果断离开?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0 阅读:50
笔尖下说法

笔尖下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