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回归,民意真那么重要吗?听这番话,突然就明白了,你说要等台湾人愿意,那香港澳

赵财苗 2025-10-22 10:51:18

台湾回归,民意真那么重要吗?听这番话,突然就明白了,你说要等台湾人愿意,那香港澳门呢?当年问过他们意见吗?可不都回来了?现在说要等民意,说白了,就是被“台独”忽悠瘸了。民进党明着喊独,国民党暗地里搞小动作,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合起来就是想拖,拖到统一没希望。 台湾年轻人,从小被灌输“台湾是台湾,中国是中国”,思想早就被洗得差不多了。你指望他们主动想回来?这不现实。就像有人被蒙了眼,你得先把他眼罩摘了,再带他回家。​真正该考虑的,是14亿人的心。我们不是要强加什么,而是要让台湾从心底里明白:这里,才是家。统一不是战争,是回家。 这话算是说到了根子上——谈统一先扯“台湾民意”,本身就是被“台独”带偏了节奏。香港澳门回归前,也没搞过所谓“全民公投”,为啥能顺顺利利回家?因为那是结束殖民统治、恢复国家主权,天经地义,容不得讨价还价。台湾问题本质是中国内政,是解放战争遗留的历史问题,跟殖民统治完全两码事,凭什么要被“民意”绑架?更何况现在台湾的“民意”,多少是被民进党用行政资源喂出来的? 看看民进党这八年干的事就知道了:教科书里把“中国史”塞进“东亚史”,连孙中山都快被移出课本;电视台天天播“抗中保台”的洗脑新闻,连大陆的疫苗、农产品都被抹黑成“统战工具”;年轻人去大陆上学、就业,还得被绿营扣上“卖台”的帽子。去年台湾《联合报》民调显示,18到24岁的年轻人里,有45%说不清“九二共识”是什么,这不是被蒙了眼是什么?这种被刻意扭曲的“民意”,能当统一的标尺吗? 更可笑的是国民党,嘴上喊着“反对台独”,实际行动却在“暗独”的路上踩线。马英九时期搞“不统不独不武”,看似温和,实则是把“维持现状”变成了拖延统一的借口;朱立伦、赵少康这些人,一边说要“加强两岸交流”,一边又不敢提“统一”两个字,连“九二共识”都快成了他们的禁忌词。这种“红脸白脸”的把戏,本质上都是想把台湾从中国的版图里“模糊化”,拖一天算一天。 有人说“要等台湾人主动想回来”,这话太天真了。你见过哪个被拐走的孩子,会主动记得亲生父母?1949年之后,两岸隔海相望七十多年,“台独”势力又持续洗脑几十年,很多台湾人对大陆的认知,还停留在“落后”“封闭”的刻板印象里。去年大陆推出“台湾居民居住证”,能享受医保、社保,可在绿营的煽动下,申领率还不到 eligible 人群的10%。不是他们不想,是被眼罩蒙住了,看不到回家的好处。 真正该拎清的是,统一从来不是“求着台湾回来”,而是14亿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必然选择。香港回归后,GDP从1997年的1.37万亿增长到2023年的2.86万亿,澳门人均GDP稳居世界第二,这就是回家的红利。台湾要是回来了,大陆的14亿市场向他们敞开,半导体、农业、旅游业能迎来多大的发展?民进党嘴里的“威胁”,从来都是他们怕失去权力的谎言。 去年大陆出台《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明确说“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话不是空话,是给“台独”和外部势力划红线。摘眼罩不需要等台湾人“愿意”,只要我们把惠台政策落实好,让更多台湾人来大陆看看真实的发展,让他们知道回家不是失去,而是获得更广阔的舞台,眼罩自然会被慢慢摘掉。 14亿人的民心,才是统一最硬的底气。我们要的不是“强加”,是让台湾同胞明白:无论是大陆的高铁、5G,还是医保、教育,这些都是家的一部分。统一不是战争,是让分离了七十多年的家人,重新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那些被“台独”忽悠的人,早晚会明白——拖下去没有希望,只有回家,才有未来。

0 阅读:0
赵财苗

赵财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