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男子刚买8个月的29万9的车被牌友借走开,谁知刚上路10分钟,就出了重大事

一叶知大事 2025-10-22 11:52:04

河南一男子刚买8个月的29万9的车被牌友借走开,谁知刚上路10分钟,就出了重大事故。男子不要准新车,要27万。牌友同意了。结果签协议又要加两万,或者给他台新车。牌友:该走法院走法院!   据零度时评10月21日报道,谁能想到,一场看似普通的牌局,会让一辆精心呵护的新车在短短十分钟内沦为一堆残骸,更牵扯出多重纠纷,让车主从维权者沦为涉诉方。   河南商丘的马先生,至今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他那辆刚买不到一年的小米SU7,只因一时情面借出,便彻底改变了原本平静的生活。   马先生对这辆价值29万9的小米SU7格外珍视,从购置到事发的八个月里,他每天都会仔细清洗,即便已经行驶了近三万公里,车辆依旧保持着近乎崭新的状态。   这份珍视,却在一次牌局上被打破。牌友陈先生对这辆车一见钟情,目光始终离不开车身,几番游说后,以“给哥们儿开开眼”为由提出借车,还承诺半小时内准时归还。   尽管马先生心里有些犹豫,毕竟新车还没捂热,但看着对方期待的眼神,再加上都是熟人,最终还是抹不开情面,把车钥匙递了过去,临走前反复叮嘱“慢点开”。   更让马先生放心的是,陈先生还开来一辆GL8作为抵押,这让他彻底放下了戒心。   隐藏的风险没有给马先生太多反应时间,新车借出仅十分钟,一通急促的电话就击碎了所有平静。   电话那头,陈先生语气结巴又心虚,只说“车撞了”。   等马先生赶到事发路口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心疼得说不出话:爱车冲进了路边的施工坑中,车头彻底变形,轮毂断裂,空气悬挂失效,安全气囊全部弹出,整个车身面目全非,已无修复价值。   交警很快到场勘查,认定事故是陈先生以140公里/小时的高速行驶,遇到突然冲出的三轮车时操作不当导致,陈先生负全部责任。   原来,陈先生借车后根本没把“慢点开”的叮嘱放在心上,为了在朋友面前炫耀,一脚油门把车速飙到了极限,最终酿成大祸。   车辆的彻底损毁只是开端,随之而来的赔偿协商,很快陷入了拉锯战,更让马先生始料未及的是,一场次生纠纷正悄然逼近。   最初,马先生考虑到车辆已使用一段时间,提出26万6的赔偿,见陈先生爽快同意,又觉得不甘心,先后将诉求调整为27万,最后甚至要求在27万基础上再加2万违约金。   这一变化让陈先生无法接受,他认为这个金额足以购买一辆新车,更何况车辆已经行驶了三万公里,贬值明显,双方争执不下。   更让马先生气愤的是,协商无果后,陈先生不仅失联,还擅自把事故车辆扣了下来。   情急之下,马先生只好把陈先生留下的GL8开回家,既是作为抵押,也方便自己日常代步。   可马先生万万没想到,这辆用来抵押的GL8根本不是陈先生的财产,而是他从租赁公司租来的。   租赁公司见车辆迟迟不归还,直接报警并提起诉讼,民警更是上门明确告知马先生,他的扣车行为属于非法扣留他人财产。   直到这时,失联多日的陈先生才主动现身,承诺赔偿一辆行驶里程不超过一万公里的准新车,马先生无奈之下只好同意,同时明确表示,若对方无法兑现承诺,自己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针对这起纠纷,律师明确表示: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机动车借用期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这为双方的僵持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同时,财产损失应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计算,马先生要求赔偿新车或全额购车款的诉求缺乏法律支撑,而陈先生以维修为由拖延赔偿的做法也并不合理。   目前,马先生已着手配合租赁公司解决GL8被扣的问题,同时耐心等待陈先生兑现赔偿承诺,这场因借车引发的闹剧,还未迎来最终的结局。   借车看似是人情往来的小事,却藏着难以预估的风险。   一次轻率的同意,十分钟的危险驾驶,不仅让一辆新车瞬间报废,更牵扯出多重法律纠纷,让原本的熟人反目。   这起事件也给更多人提了个醒,车辆作为高风险移动机械,外借需谨慎,毕竟一旦发生意外,损失的可能不只是财产,还有彼此的情谊和不必要的麻烦。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零度时评2025年10月21日关于《男子小米SU7借牌友开10分钟被撞烂,刚买不到一年,律师: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的报道

0 阅读:2
一叶知大事

一叶知大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