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断后路!央企采用国产芯片,美:你不进口,我们的芯片卖给谁? 2025年,中国

飞天史说 2025-10-22 12:46:02

自断后路!央企采用国产芯片,美:你不进口,我们的芯片卖给谁? 2025年,中国央企集体切换国产芯片的新闻一出,美国科技圈直接“炸了锅”。 外媒说得直接:美国芯片厂商高管现在每天盯着仓库发愁,库存越堆越高,订单却一个个黄了。 美企问得很扎心:中国不进口了,我们的芯片还卖给谁?这一幕,乍一看像极了“自断后路”,但细琢磨,不仅是中国的主动选择,更是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剧变的分水岭。 回头看看这几年的风风雨雨,自2019年以来,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下足了重手,从华为、AI芯片到各类禁令层层加码,原本想一招封死中国高科技的路子。 可惜算盘打得响,现实却很骨感。美国的“堵”,反倒逼着中国芯片行业背水一战。 美国的遏制政策变成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催化剂,硬生生把中国的“追赶者”变成了“逆行者”。现在这场局面,已经不是单纯的贸易战,而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谁主沉浮的大考。 先说政策驱动,央企带头换芯这事,从头到尾都不是“喊口号”。 2024年7月,国资委和发改委联合发文,2025年又下了“79号文”,明摆着写着:2027年前,央企信息化系统必须实现百分百信创化。这不是建议,是硬性要求。 通信领域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巨头今年新上的数据中心,直接上了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国产AI芯片,公有云服务国产芯片采购比例逼到50%。 工业和汽车这边,东风汽车找中国信科合资搞了二进制半导体,量产国产车规级芯片。中国石油也不含糊,设备里进口芯片说换就换。航天领域更不用说,中芯国际的芯片已经飞上了天。 这些可不是纸上谈兵,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摆在那里:2025年上半年,中国芯片进口金额同比下降了3500亿元,国产芯片自给率直接翻番,从两年前的15%蹿到30%。 这股“进口依赖的坚冰”正在一点点消融。以前中国芯片自己玩不转,现在直接站着把自己救活了。 这边中国动作连连,那头美国芯片巨头真有点坐不住了。英伟达在中国AI GPU市场曾经一家独大,如今市场份额快见底了。 2025年4月,英伟达账面直接记了55亿美元的库存减值,这钱砸下去,公司市值跟着往下掉。 高通、英特尔的日子也不好过,英特尔中国区收入从2019年的200亿美元一路缩水到2023年的148亿,到今年更难看。高通还碰上中国反垄断调查和额外关税,营收下滑到让高管头发发白。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企业高管集体跑华盛顿,苦口婆心劝政府“别再瞎折腾了”,说出口管制就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可特朗普政府的态度很明确,非但没有松口,还在2025年8月考虑对华征收百分百芯片进口关税,这一下,美企的希望算是彻底落空了。 政治这回彻底压过了商业,美企只能认栽,接受中国市场流失的“新常态”。 其实,美国的高压政策没有“卡死”中国,反而催生了一个更强劲的对手。中国芯片产业一路从“能用”跑到“好用”。 长江存储的232层NAND闪存、中芯国际的先进工艺、寒武纪和地平线在AI芯片领域的上位速度,用“鲤鱼跃龙门”形容都不为过。 预计2026年国产AI芯片的市场份额可以接近100%,这不是吹牛,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 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格局也随着中国的崛起发生巨变。现在,全球供应链正变得更加多元、区域分化明显。 美国的技术优势不再是“只手遮天”,中国在成熟制程和专用领域的竞争力已经让很多对手头疼。湾芯展报告提到,美国想靠封锁维持垄断,结果中国趁机全产业链“补课”,硬是补出了自己的底气。 美企CEO黄仁勋也不得不承认,丢掉中国市场是不可逆的损失,哪怕转去印度、越南,也补不回来。 中国市场的体量和活力,别人想学也学不来。美国想靠全球化赚大钱的日子,随着自己设的壁垒,一点点走向终结。 从央企带头国产化,到美企市场被动流失,再到全球芯片产业格局的重塑,这个“自断后路”的故事其实是中国逆风翻盘的最好写照。 谁都能看明白,靠封锁求霸权的路子早就过时了。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只有握紧自己的技术命脉,才能稳稳站在全球舞台。 那些还想靠“卡脖子”延续垄断的势力,迟早会被历史的车轮甩在后面。

0 阅读:2306

评论列表

用户14xxx63

用户14xxx63

2
2025-10-23 07:13

一句话,自己作的!不限制,不制裁,不打压,不给芯片留后门,能有这么多事吗?

康登标

康登标

2
2025-10-23 07:23

现在好了,特朗普不是很喜欢签订断供中国芯片法规吗?看特朗普那脸上胜利的喜悦,有多让人“羡慕”?可喜悦也是以损害他国利益窃取的,能长久吗?有得就有失,善恶终有报,时间还未到,时间到终于报。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