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公元前265年,宣太后芈月病重,要男宠魏丑夫殉葬,大臣庸芮问了个问题,芈

千浅挽星星 2025-10-22 16:44:44

[微风]公元前265年,宣太后芈月病重,要男宠魏丑夫殉葬,大臣庸芮问了个问题,芈月竟然改变了主意。   芈月刚成为太后那会,秦国的家底子可不厚,秦武王举鼎把自己砸死了,留下个年幼的儿子嬴稷,东边六国虎视眈眈,西边义渠更是心头大患。   芈月手里的牌不多,但她打出了一张王炸——她自己,她把目光对准了那个桀骜不驯的义渠王,把他从敌人变成了枕边人。   这可不是一时兴起,两人的关系持续了三十多年,她甚至为义渠王生了两个儿子,用情感和血缘稳住了秦国的大后方。   但当秦国强大起来,义渠王不再有利用价值时,芈月立刻转变了态度,公元前272年,她用一封甜言蜜语的信将义渠王骗到甘泉宫,随后将其杀害。   在她看来,感情只是筹码,秦国的利益才是最终目的,后来,儿子嬴稷逐渐长大,掌握了实权,他通过一场温和的政变,结束了以芈月和她的舅舅们为核心的“四贵”专权时代,芈月被安排“颐养天年”,从此退出政治舞台。   失去政治寄托的芈月,将精力转移到私人生活上,宠爱起19岁的男宠魏丑夫,据说魏丑夫长得很像她年轻时的初恋黄歇。   芈月就把对青春的遗憾都寄托在他身上,对他的宠爱逐渐变成了极端的占有欲,因此,在她病重时,才会下令让魏丑夫殉葬,这完全是出于个人私欲,与国家利益无关。   听说自己要去殉葬的魏丑夫吓坏了,他委身太后是图富贵可不是来送命的,他哭着跑去找大臣庸芮求救,庸芮是芈月的亲信,非常了解她的性格,知道她最看重实际利益,便没有讲大道理,直接问了芈月一个问题:“人死后,还会有知觉吗?”   这个问题直接击中了芈月的要害,如果她回答 “没有知觉”,那么让魏丑夫殉葬就没有任何意义,只是白白牺牲一个人;   如果她回答 “有知觉”,问题就更严重了 —— 死后她首先要面对的是早已去世的丈夫秦惠王,带着男宠去见丈夫,无疑会引发更大的麻烦。   这个逻辑让芈月不得不以政治家的思维重新权衡利弊,最终,理性战胜了私欲,她取消了让魏丑夫殉葬的命令。   信源:央广网 芈月执政秦国41年 专家:她是中国第一个“女帝”

0 阅读:33

猜你喜欢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