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我不想摧毁中国”! 2025年10月19日晚,特朗普在福克斯新闻的采访里抛出一句“我不想摧毁中国”,紧跟着就提自己任内征了“数千亿美元”关税,说现在关税涨到了一百五十多,还透露两周后要在韩国和中方见面。 这根本不是什么政策转向的信号,而更像是一场无奈的政治止损,因为他那张最得意的王牌——“关税牌”——已经不灵了,甚至开始反过来刺痛自己人。 最初,打“关税牌”可是个好使的竞选口号,高喊“对华强硬”就能轻松圈粉,但眼瞅着2026年的选举越来越近,选民们的心思变了。 现在,大家关心的是自家生意好不好、工作稳不稳,而不是那些听起来很厉害的口号。 说白了,特朗普的核心票仓——农民和工厂主们,现在成了关税政策下最直接的受害者。 北达科他州的农场主贝尔特,种大豆亏了40万美元,只能靠20万美元的政府补贴撑着,他想要的是市场,而不是这种“创可贴”式的救济。 怨气正在累积,所以特朗普最近的态度才那么摇摆,10月12日还说“美国在帮中国”,13号就暗示可能调整加税计划,现在又计划去韩国跟中方见面。这套组合拳不是为了外交,而是演给国内选民看的一场安抚大戏。 这笔经济账,越算越让人心惊,关税这道墙,本想挡住别人,结果却在自己家里引爆了一场“成本内爆”。 美国农民遭受了双重打击,不仅丢了中国这个大市场,眼睁睁看着大豆订单飞去了巴西和阿根廷,导致每英亩收入少了100多美元。 同时,他们自己的生产成本还在疯涨,伊利诺伊州的种植户布赫霍尔兹发现,化肥价格就涨了两三成。今年政府砸了近400亿美元补贴农业,创下近百年的第二高记录,但农场破产数量依旧是四年来最高,钱,根本填不上市场的窟窿。 这股疼痛迅速从田间地头蔓延到了工厂车间,底特律一家汽车配件厂,因为从中国进口的钢材、橡胶成本太高,产品只能跟着涨价15%。结果呢? 本土的汽车企业扭头就去墨西哥采购了,订单没了,这家工厂只好裁掉三分之一的员工。 倒霉的远不止他们,从蒸馏酒协会到罐头制造商,一片哀鸿遍野,都在向政府请求救助。 微观的痛苦汇成了宏观的数据:仅农业生产成本,年度就增加了120亿美元。这把“双刃剑”,最终割伤了美国经济的肌体。 从战略层面看,这张牌更是打成了死局。本来想用“极限施压”逼对手就范,结果对方根本不吃这套。 中国迅速调整了供应链,巴西现在已经成了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美国大豆协会主席自己都承认,就算现在取消关税,失去的市场也回不来了。 更要命的是,这套政策在国内也快站不住脚了。 今年5月,两家联邦法院直接裁定关税政策属于违法越权,虽然特朗普靠着上诉程序暂时拖延,但最高法院计划在11月开庭审理,这张牌随时可能被自家的司法体系彻底废掉。 所以,那个看似要在韩国上演的“会谈秀”也别抱太大期望,韩国自己的钢铁、铝产品也被美国关税搞得很难受,压根不想被卷入这场博弈。就连欧盟那些盟友,也早就领教过这种反复无常的风格,只会远远地看着。 现在再回头看特朗普那句“不想摧毁中国”的表态,是不是就清晰多了?这不是一句善意的示好,而是一个曾经的王牌政策,在沉重打击了本国经济、动摇了核心票仓,并在法律和外交上将自己逼入墙角之后,所发出的战略破产声明。 信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表示,加大了对北京在贸易领域的压力》
特朗普:“我不想摧毁中国”! 2025年10月19日晚,特朗普在福克斯新闻的采
白虎简科
2025-10-22 18:04: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