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玉石泛滥成灾,为什么玉石只有在国内才值钱? 在美国犹他州的矿场,挖掘机一

豆莱说说 2025-10-23 11:40:58

美国玉石泛滥成灾,为什么玉石只有在国内才值钱? 在美国犹他州的矿场,挖掘机一铲就能带出成吨质地细腻的透闪石玉料,这些放到中国能算中高端的玉料,却要被矿场老板自掏腰包填埋。 加利福尼亚蛇河峡谷的河滩上,淡绿色玉石原石随手可捡,在当地人眼里与普通石头无异。 反观中国市场,80克的羊脂白玉籽料能拍280万元,玉镯动辄几十万,同一种矿石的命运简直天差地别。 这绝非单纯的“物以稀为贵”,美国至少20个州有玉石矿脉,阿拉斯加的软玉储量够全球用数十年,普通人靠小铲子就能挖到好料。 但美国珠宝市场里,钻石占比超五成,玉石连配角都算不上,除了印第安部落的仪式装饰,几乎无人问津。 而中国光玉石产业链年产值就超千亿,从新疆采玉人到苏州玉雕师,再到直播间玉商,形成了完整的生态闭环。 核心差距藏在文化基因里。 中国玉文化绵延8000年,从兴隆洼文化的玉玦到良渚文化的玉琮,玉石早就是通天的法器。 夏商周用玉定礼制,《周礼》明确“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儒家更提出“君子比德于玉”,把玉的温润坚韧和君子品德挂钩,佩玉成了修身的标配。 这种文化渗透到骨子里,现代人买玉仍藏着“祈福”“传承”的心思,婚礼送玉比黄金更显“情比玉坚”。 美国人不吃这一套,作为移民国家,他们没有代代相传的玉情结,审美偏爱钻石那种璀璨夺目的宝石,觉得玉石温润得“不够亮眼”。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公司把阿拉斯加玉料运到香港,为方便运输切成方块,结果因破坏“原石之美”贱卖,正是不懂玉文化的笑话。 欧美消费者连“种水色工”都听不懂,更难理解玉石的精神价值,翡翠在美认知度还不到15%,市场生态的成熟更放大了这种差距。 苏州玉雕大师能把普通玉料价值翻十倍,一件花鸟纹玉牌卖几十万仍有人抢,广州批发市场、直播间把玉石卖到千家万户,春节期间玉饰销量增幅超30%。 而美国既没有雕琢技艺的传承,也没有消费市场的支撑,玉石自然成了“废料”。 那些在美国被填埋的玉料,和中国拍卖会上的天价玉器本是同类矿石。 在中国,它是承载8000年文明的文化符号,是君子品德的象征,是代代相传的信物,在美国,它只是一块缺乏文化加持的普通石头。 玉石的价值从来不在矿石本身,而在它所扎根的文化土壤。

0 阅读:51
豆莱说说

豆莱说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