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内瑞拉总统宣布了 2025年10月23日,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宣布,已经在国家各战略要地部署了超过5000枚俄制"针-S"防空导弹,誓言要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宁。 马杜罗这步棋是冲着美国的军事部署来的精准回应。之前美国就借着打击贩毒的名义,在委内瑞拉外海搞了好几次军事行动,一会儿说击沉了“运毒潜艇”,一会儿又宣称打死了“毒贩”,从9月到现在就搞了至少6次。 更过分的是,美军特种作战航空部队的直升机还在委内瑞拉海岸附近搞训练,甚至有消息说中情局都被授权开展秘密行动了。面对这种步步紧逼的威胁,马杜罗政府之前就搞过军事演习,还号召民众加入民兵组织,这次部署5000枚防空导弹,显然是把防御准备拉到了最高级别。 估计有人要问,不就是个便携式防空导弹吗,能有多大威慑力?这话可就说偏了,这次部署的“针-S”可不是普通货色,它是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的王牌产品,连北约都得给它起个“格林奇”的代号。 根据公开的技术参数,这东西的射程能从500米覆盖到6公里,最大射高能到3.5公里,刚好把武装直升机、低空运输机、无人机这些最常用来搞突袭的装备都圈进了打击范围。 更厉害的是它的双波段红外导引头,敌方想靠放红外诱饵弹蒙混过关根本没用,抗干扰能力比美国的“毒刺”导弹还强一截,要知道“毒刺”的射程才4.8公里,比“针-S”短了不少呢。 而且5000枚这个数量,那绝对是下了血本的。路透社早在2017年就报道过,委内瑞拉有5000枚俄制便携式防空导弹,现在马杜罗公开宣布部署,说明这些导弹不光一直保养得很好,很可能还进行了升级换代。 更关键的是部署方式,它们不是堆在仓库里当摆设,而是撒在了全国各个战略要地。 首都加拉加斯的政府大楼、电力枢纽周围,肯定都有这些导弹守着;石油城马拉开波的炼油厂和钻井平台附近,说不定都能看到士兵扛着导弹发射器巡逻;就连边境的山地哨所和沿海的港口码头,也都成了导弹部署点,这么一来就形成了一张密密麻麻的低空防御网。 这种部署思路其实挺有门道的,不是要跟美国的现代化空军正面对决,而是用密集的火力抬高对方的突袭成本。美国要是想派直升机搞渗透,或者用无人机侦察,可得好好掂量掂量——不管从哪个方向过来,都可能闯进“针-S”的射程里。 而且这些导弹是便携式的,士兵扛着就能转移,对方根本没法提前精准定位打下来。 更妙的是,委内瑞拉手里不光有“针-S”,还搭配了瑞典的RBS-70导弹,那种导弹虽然得用三脚架支撑,但它是激光驾束制导,跟“针-S”的红外制导刚好能互补,敌方想干扰都得同时应对两种不同的制导方式,难度直接翻了一倍。 这招可直接戳中了美国的软肋。美国最近在加勒比海的军事行动,特别依赖低空飞的那些装备,不管是特种部队的直升机还是侦察无人机,都是贴着低空飞行。 现在委内瑞拉把5000枚“针-S”摆出来,就相当于给这些低空目标套上了“紧箍咒”。 之前美军B-52轰炸机在委内瑞拉海岸盘旋,看着挺威风,可真要打起来,它得靠低空突防才能发挥作用,现在这条路线上全是防空导弹,再敢随便靠近,那跟送上门当靶子没啥区别。 有军事专家分析,就这一下,至少能让美国在制定突袭计划时,把风险评估提高好几个等级。 更关键的是,这事儿背后还藏着俄罗斯和委内瑞拉的军事合作影子。委内瑞拉早在2009年就成了南美第一个装备S-300防空系统的国家,之后又陆续引进了T-72坦克和早期的“针”式导弹,这次大规模部署“针-S”,其实是两国合作这么多年的必然结果。 这种一步步来的合作方式,既帮委内瑞拉避开了不少国际制裁,又慢慢帮它建起了完整的防空体系,从之前只重点保护关键目标,升级到现在全域都能覆盖,防御能力直接上了一个大台阶。 俄罗斯能在南美军火市场站稳脚跟当主力,靠的就是这种能精准抓住对方需求的本事。 马杜罗这一步棋还引来了地区各国的反应,巴西、古巴这些国家本来就对美国那套“门罗主义”不满,看到委内瑞拉这么硬气,都站出来表态支持。 巴西总统卢拉就说,拉美不能再走军事干预的老路,古巴更直接,组织了集会声援委内瑞拉。这么一来,美国想单独给委内瑞拉施压就更难了,它原本想靠军事威慑搞政权更迭、抢夺石油资源的算盘,被这5000枚导弹搅得稀烂。 马杜罗宣布部署导弹可不是在挑事,而是被逼得没办法的自卫之举。美国在加勒比海集结的军力早就超出了缉毒的需要,明摆着是想搞霸权干预那一套。 现在这5000枚“针-S”,就像5000个警惕的哨兵,牢牢守着委内瑞拉的天空。这事儿也给其他被美国施压的国家提了个醒,靠着自己提前准备和靠谱的国际合作,总能找到保卫国家主权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