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认为:要是中国打仗,会有很多国家对付中国,别以为有航母和导弹就可以不用怕了,只有动武力,把对手彻底打疼的时候,一切都迎刃而解,才能赢来真正的尊重与和平。 其实在现在的国际形势下,这种想法多少有点简单了。 真要是遇到事儿,不是说把谁打疼就行,更不是光靠航母导弹摆出来吓唬人,而是得让潜在的对手从根儿上觉得“惹不起”,这种“惹不起”不是怕一时的挨打,而是怕整个局面失控、自己承受不起一连串的损失,这才是更实在的威慑。 就说大家担心的“很多国家对付中国”吧,那些所谓的“联盟”其实没那么结实,你想啊,国家之间大多是看利益的,不是靠一句“一起干”就能绑在一起。 比如美国让日本别买俄罗斯的天然气,可日本自己近一成的天然气都从俄罗斯来,真断了民生就受影响,所以日本也只能含糊其辞应付;德国的汽车行业更是离不开中国的稀土,没有稀土,他们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线都得停摆。 再说了,美国以前也没少“坑”盟友,从越南撤军时不管盟友死活,从阿富汗撤兵时更是让盟友陷入混乱。 这些事儿大家都看在眼里,真要到了需要付出代价的时候,没几个国家愿意当“炮灰”,毕竟自己的安全和饭碗,比跟着别人起哄重要多了。 所以真要是有冲突,那些看似抱团的国家,大概率会先算自己的账,联盟很容易从内部散掉。 而且现在打仗也不是光靠硬拼武力了。 以前可能觉得把对方阵地炸了、士兵打伤了就算赢,现在更关键的是“断对方的后路”。 比如咱们的东风导弹,能盯着美军的前沿基地和航母,让他们不敢轻易靠近。 更重要的是像稀土这种关键资源,一架F-35战机得用几百公斤,一艘核潜艇更是要好几吨,中国在稀土管控上有优势,要是真动起来,对手的先进武器可能都造不出来、用不了。 这种时候,就算他们有航母导弹,没了关键补给,也没法发挥作用,这比直接打疼他们更管用,相当于断了他们的“作战根基”。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咱们的工业能力,真要是陷入消耗战,比的就是谁能撑得更久。中国的造船能力、导弹产能都很可观,比如造船量比美国多很多,要是战损了,补充装备的速度和规模都能跟上。 而对手呢,可能前线需要支援,得等一个月才能到位,期间基地和后勤都可能出问题。 这种情况下,他们就算想打消耗战,也知道自己耗不起,毕竟越打,自己的装备越不够用,最后只能认输。 所以说,真正的尊重和和平,不是靠一时的武力把对手打疼,而是让他们清楚地知道:不管是联盟、作战体系,还是消耗能力,他们都没胜算,惹中国的代价太大,根本承受不起。 这样一来,不用真的动手,就能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这才是更稳妥的和平保障。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