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发现打坦克没用,打火炮没用!俄罗斯越打越聪明,要打就打让乌军最痛苦的目标。俄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10-24 18:03:06

俄军发现打坦克没用,打火炮没用!俄罗斯越打越聪明,要打就打让乌军最痛苦的目标。俄军西部军区一昼夜摧毁乌军48个无人机指挥所! 俄军在前线算是彻底摸透了门道,以前一门心思跟乌军的坦克、火炮死磕,打坏一辆又冒出来一辆,炮弹砸下去跟打在棉花上似的,忙活半天根本扭转不了战局。 后来才慢慢醒悟,这仗早就不是拼装甲厚度的时代了,乌克兰军队手里的无人机才是真要命的主儿,有数据说俄军80%的伤亡和装备损失都得算在无人机头上,这话一点不夸张。 你想啊,以前俄军坦克开出去还能横冲直撞,后来就算焊上格栅装甲也没用,乌军的FPV无人机专挑炮塔和车体连接的薄弱处俯冲,一炸一个准,有时候五六架无人机轮番上,再结实的坦克也得被拆成零件。 步兵更惨在开阔地只要暴露个脑袋,无人机的炸弹立马就从天而降,搞得俄军士兵出门都得扛着反无人机枪,可哪有那么多精力盯着天上。刚开始俄军也试着用电子战设备干扰,比如“克拉苏哈-4”能在35公里内压制信号,但乌军很快就换了加密频段,无人机出动成功率虽说降到30%,可架不住数量多,照样天天造成杀伤。 既然正面硬刚无人机不顶用,俄军慢慢就摸出了门道:无人机再凶也是个机器,得有人在地面操控,得有信号传输,只要把藏在暗处的操作员和指挥所端掉,这些空中杀手就成了无头苍蝇。说白了,以前是跟“子弹”较劲,现在改成直接端“枪膛”,这思路一下就通了。 俄军西部军区最近干的这票就特典型,一昼夜硬是敲掉了48个乌军无人机指挥所,这可不是瞎吹的,全靠改装过的FPV无人机当“侦察兵”。这些无人机跟普通的不一样,装的是大号高容量电池,能在前线慢悠悠飞好几个小时,专门盯着那些微弱的低功率信号——乌军操作员为了隐蔽,通常会把发射器功率调得很低,可再隐蔽也逃不过俄军的“顺风耳”。 有次在顿巴斯地区,俄军的FPV无人机就循着一丝信号,在一片断壁残垣里找到了乌军的隐蔽点,操作员正躲在地下室里操控无人机炸坦克,结果信号被捕捉定位,几分钟后“Msta-S”自行榴弹炮的炮弹就精准落了下来,连人带设备全炸没了。 这战术说起来简单,真要落地得靠技术硬实力撑着。俄军给这些侦察用的FPV装了专门的信号接收设备,能区分民用信号和军用无人机的操控频段,就算乌军把指挥所藏在混凝土掩体里,只要操作员一开机,信号就会被抓个正着。 定位之后也不用非得派步兵去摸,要么引导航弹直接炸,要么派自杀式FPV冲过去,最近俄军还用上了无人机“母机”,就是那种叫Pchelka的汽油动力无人机,能带着好几架FPV飞到15公里外投放,既延长了侦察范围,又能避免地面控制站被反定位。 为啥非得跟无人机指挥所死磕?因为这东西真是乌军的命门。有军事专家算过,现在俄乌战场早从“炮兵战争”变成“无人机战争”了,步兵手里的FPV就是“微型轰炸机”,俄军80%到90%的装备损失都出自这些小东西之手。 就拿扎波罗热的开阔地来说,之前俄军装甲部队好几次想突破,刚开出树林就被乌军无人机盯上,坦克炸成废铁,步兵死伤一片,根本没法推进。可自从集中火力端掉附近的三个无人机据点后,地面部队当天就推进了两公里,因为没了空中眼睛,乌军根本没法及时发现俄军动向,自然也就没法引导无人机攻击了。 乌军也不是傻子,知道指挥所危险,就想出各种招儿隐蔽。有的把操作员藏在民用建筑的地下室,有的用汽车做移动指挥站,甚至还用上了美国NASA的火星计划电池,想让无人机在低温环境下飞得更久,跟俄军耗着。 可俄军更贼,不光靠信号捕捉,还用上了光纤无人机,这玩意儿不用无线电,靠物理线缆传信号,根本不怕电子干扰,能贴着地面飞进巷战区域,把乌军藏身处的细节拍得一清二楚,再配合AI图像识别,3秒就能锁定目标。 现在俄军这套战术已经玩得越来越熟练了,不是瞎打一通,而是先靠电子侦察系统扫一遍战场,标记出可疑信号点,再派FPV无人机逐个核实,确定是指挥所就立马召唤火力打击。 西部军区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自从专攻无人机指挥所以来,前线装甲部队的损失降了60%,步兵班组在开阔地的推进速度也快了一倍多。反观乌军,虽然还在拼命造无人机,可操作员和指挥所损失太快,有时候无人机造出来没人操控,堆在仓库里都发霉了。 说到底俄军这招就是抓住了战场的要害——你靠无人机当眼睛,那我就先把你的眼睛挖掉。以前那种硬碰硬的打法早就过时了,现在的战场比的就是谁能更快找到对方的命门。 乌军靠着无人机嚣张了好一阵子,现在轮到俄军用更聪明的办法反制,这仗打得越来越有门道了,往后无人机指挥所的攻防,恐怕会成俄乌战场最关键的较量。

0 阅读:0
念薇评娱乐八卦

念薇评娱乐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