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74年某一天早上,20岁的知青张志远径直走进寡妇胡庭秀的家里,然后直

千浅挽星星 2025-10-24 18:46:35

[微风]1974年某一天早上,20岁的知青张志远径直走进寡妇胡庭秀的家里,然后直接把自己的铺盖放到床上,一旁正在给孩子穿衣服的胡庭秀惊呆了。张志远没想到这个决定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1972年,18岁的张志远作为城市下乡知青,刚到农村就彻底懵了,他从小在城里长大压根没干过农活,下地干活时不是把秧苗插歪了,就是割稻子的时候连带着把稻根拔了起来没少挨生产队长的批评。 那段时间,他整天耷拉着脑袋,脸上没一点笑容,心里满是委屈和迷茫,甚至后悔当初主动报名下乡的决定。 就在他最沮丧的时候,胡庭秀出现了,她看着这个垂头丧气的半大孩子没说什么大道理,只是简单地招呼他:“娃,来家吃饭吧。”   胡庭秀的家是张志远在这个陌生地方的第一个避风港,她的丈夫佘林海也是个热心肠,夫妻俩真心实意地把张志远当亲弟弟看,几个月下来,这个白净的城里青年在田间劳作和日晒下变得黝黑,也褪去了身上的稚气。   佘家的帮助特别实在,张志远的脚磨出了水泡,佘林海会帮他挑破,再敷上草药;胡庭秀看他鞋底薄,就默默地给他纳了厚厚的鞋底,他们告诉他,有啥困难随时来。   作为回报,张志远教佘家的几个孩子认字,给他们讲城里的新鲜事,还许诺以后一定带他们全家去成都看看,那个拮据但充满欢声笑语的家成了他心里真正的归属。   可谁也没想到,灾难来得那么突然,佘林海在帮人干活时出了致命意外,人送到医院后,就再也没醒过来,这个家的天塌了。   胡庭秀一边要照顾四个年幼的孩子和病危的丈夫,一边还得下地挣工分,高昂的医药费像座大山一样压得她喘不过气。   这时候,站出来的还是张志远,他主动跑到医院,承担起照顾佘林海的工作,把自己本就不多的粮票和钱都拿了出来。   在佘林海生命的最后时刻,张志远对着这个待他如亲哥哥的男人,许下了一个郑重的承诺:他会帮忙照顾好嫂子和孩子们。   佘林海走后,张志远践行着他的诺言,经常去胡庭秀家挑水、搬粮食,帮着干各种重活,但一个未婚青年频繁出入寡妇家,村里的流言蜚语很快就传开了。   闲话像刀子一样伤人,胡庭秀是个性格保守的女人,被这些风言风语搞得既羞愧又窘迫,她开始刻意疏远张志"远,可这么一来,她家的生活又一次陷入了绝境。   张志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做出了一个让整个村子都炸开锅的决定:他要娶胡庭秀,一个比他大14岁,还拖着四个孩子的寡妇。   胡庭秀当然是顾虑重重,她怕拖累了这个年轻人的前途,怕他以后回不了城,但张志远的态度无比坚定,对他来说,结婚不只是为了感情,更是为了给自己的帮助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是对抗流言最有效的方式是他履行承诺必须迈出的一步,最终,他打动了胡庭秀。   婚后,他们又生下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这个拼凑的家庭变成了八口之家,为了养活六个孩子,张志远拼了命地干活,最累的时候一天打四份工,还去城里揽零活。   后来,村里有了回城的机会,胡庭秀劝他回去,他却为了这份责任选择永远地留在了村里,把自己的未来彻底献给了这个家。    参考资料:《知青生活》

0 阅读:38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