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突然宣布 10月25日消息,美国通用汽车24日宣布裁员200多人,基本都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师,理由是“业务状况”;前一天里维安刚裁了600多人,占员工总数4.5%。 通用被裁的这批工程师里,有个叫约翰的,在底特律技术园区干了十五年。他手里画过的SUV内饰图能堆满半间储藏室,从燃油车时代的机械按键布局到早期混动车型的管线优化,几乎参与了通用近十年所有主力车型的设计。上周还在跟团队改新款皮卡的底盘图纸,这周就收到了解雇通知,HR只说了句“公司要集中钱投新领域”。没人提他当年为了赶项目连续三个月睡在办公室,更没人提他手里那些燃油车设计的专利证书。 里维安的情况更糟。那边被裁的工程师不少是2021年公司上市时招进来的,当时市值飙到1519亿美元,比福特还高,谁都觉得跟着这家“特斯拉杀手”能挣大钱。结果呢?去年第四季度每卖一辆车就亏4.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快30万了。有个工程师在裁员信里看到“宏观经济严峻”的说法,气得把咖啡杯摔了——他前阵子还在为了优化电动货车的续航,连续两周泡在实验室。 所谓的“业务状况”,拆穿了就是行业转型的阵痛全让基层员工扛了。通用一边裁掉传统设计工程师,一边在纯电和软件领域砸几十亿美元 ;里维安连番裁员,三年里第三次了,却还要花17.5亿美元搞新生产线。马斯克早说了,里维安这么搞下去,六个季度就得破产,可这话没劝住公司烧钱,倒先让六百多个家庭没了收入。 美国新能源渗透率刚超20%,看着风光,背后全是这样的牺牲。特斯拉份额都跌到49%了,通用、福特急着转型,可转型的成本从来不是从利润里抠,而是从工程师的工资单里减 。那些干了十年八年的老工程师,手里的CAD技能是燃油车时代的硬通货,到了电动化时代反倒成了“冗余”,公司连个转岗培训的机会都不给,一句“业务状况”就打发了。 有人说这是技术迭代的必然,可再必然也该给这些人留条路。通用去年在中国市场亏了25亿,关工厂、裁员工,美国本土的裁员不过是全球收缩的缩影;里维安拿着93亿现金,却不肯多给被裁员工一点缓冲时间。行业要往前走没错,但不能踩着人的饭碗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