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不公,烈士聂曦就义年仅33岁,而刽子手谷正文却97岁寿终! 聂曦,他是中国共产党秘密战线上的一名英勇战士,代号“洪涛”。他年轻时便投身革命,隐姓埋名、深入虎穴,长期潜伏在敌占区搜集情报,为我党传递极其关键的战略信息。 1948年,因叛徒出卖,聂曦在天津被捕,随后被押至南京。在那座被称为“地狱”的监狱里,一场非人的折磨开始了。 而对面站着的,就是谷正文。 谷正文,当时是国民党军统特务机关的高级审讯员。这个职位,本质上就是当局用来对付共产党人的“刑讯专家”。 他并非只是“听命行事”的工具,他在某些审讯中,展现出的冷酷与残忍,足以令人不寒而栗。 在对待像聂曦这样的烈士时,他没有任何犹豫。电刑、水牢、不间断的逼供,几乎能想到的一切手段都用上了。而聂曦,在这样的酷刑之下,始终没有透露出一句组织机密,直至牺牲。 聂曦的死,不是一个普通的牺牲。他明知结局,却依然选择咬紧牙关、不为所动。他的沉默,是对敌人的最大蔑视,是共产党地下战线最坚定的信仰力量。他 用生命守住了信仰的边界,用青春为党和人民守住了最隐秘、也是最关键的情报线。 而谷正文,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被捕,接受了改造。后来的他,在不少采访中大谈“认罪悔过”“转变思想”,甚至在某些场合还被请作“反面教育”的讲解员。人们更震惊的是,他竟然活到了97岁,在2016年安然离世。 谷正文的“长寿”,某种程度上是历史的拖延症。他并不是被宽恕,而是被历史暂时搁置了审判。 他的“改造”并不意味着他的过去被洗白,而是我们这个社会选择用更高的智慧去面对仇恨。人民法院并未追求血海深仇的报复,而是用制度和法律框住了所有人的命运。这才是新中国区别于旧时代的地方。 但我们不能因此淡忘聂曦。他的牺牲不是一句“为革命而死”就能概括的。他是在用命去守一条线,这条线背后,是无数地下工作者的安全,是党的机要,是革命胜利的希望。 过去几十年,很多人对谷正文的态度经历了从愤怒到复杂。但无论他后来如何“转变”,他曾参与的那些罪行,都不该被忘记。 这不是怨恨,而是记忆。我们牢记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不让正义被稀释。如果我们今天不再提起聂曦,那些用血筑起的信仰就会在沉默中被吞噬。 所以,请记住聂曦。那个33岁的青年,在黑暗中守住了光明。他或许没有留下太多影像、文字,但他用沉默和鲜血写下的忠诚,会一直流传在这片土地上。 而那些曾经践踏人性的罪人,即使苟延残喘到了高龄,也无法洗去曾经的血腥与罪责。 历史不会健忘,只是它偶尔沉默。但我们不能。 素材来源:聂曦烈士:信仰者的坦荡 2025-10-19 14:27·北京日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