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欠中国钱,给中国打了欠条,现在中国让美国还钱,美国还不起,中国把这个欠条卖给

迎丝的趣事 2025-10-27 09:55:43

美国欠中国钱,给中国打了欠条,现在中国让美国还钱,美国还不起,中国把这个欠条卖给其他国家,这个国家呢欠美国钱,就以人民币的形式买了中国手里的美国欠条,然后拿着这个欠条去抵消他欠美国的钱。 美国欠中国的“欠条”可不是街头巷尾的私人借据,而是正儿八经的美国政府国债,说白了就是美国政府向全世界借钱时出具的“官方凭证”,承诺到期还本付息,靠山就是所谓的“美国国家信用”。 这东西在国际上流通性强,就跟硬通货似的,谁手里有它,理论上就能在到期时找美国财政部兑钱。 中国手里攥着的这类“欠条”分量可不小,根据美国财政部2025年4月公布的数据,2025年2月中国增持235亿美元后,持仓已经达到7843亿美元,虽说比几年前的万亿规模有所下降,但依旧是美国国债的重要海外持有者。 再看美国这边的欠债规模,简直是天文数字级别的“窟窿”。2025年8月刚突破37万亿美元,到10月21日就又冲到了38万亿美元,短短两个月就多欠了1万亿,这增速比坐火箭还快。 更要命的是,这些债务已经远超美国的经济实力,2024年美国GDP才29.18万亿美元,债务占GDP的比例达到126.8%,相当于一个人一年挣10万,却欠着12万6千的债,早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发达经济体划的100%红线踩在了脚下。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还预测,照这势头,到2035年这比例得升到133%,2055年更是要飙到156%,根本看不到翻身的头。 说美国还不起钱可不是夸张,这事儿有实打实的数据撑着。美国现在还债全靠“拆东墙补西墙”的借新还旧模式,2025年初的时候,平均每年有7到8万亿美元债务到期,全靠发新债来覆盖。 特朗普之前签署法案提高债务上限后,37天里美债就暴增7800亿,而且新发的国债里77%都是短期债,长期债根本没人敢接,生怕砸在手里。 更头疼的是利息支出,2025年已经涨到1.2万亿美元,超过了军费开支,成了财政第二大负担。这就像个欠了一堆信用卡的“月光族”,每个月工资刚够还利息,本金越滚越多,想一次性还清纯属做梦。 这种情况下,把手里的“欠条”转让出去就成了合理的操作,而用人民币结算这笔交易、再抵消债务的逻辑,其实已经有了现实基础。 中国早就开始慢慢调整美债持仓,2022年到2024年累计减持了2813亿美元,就是在逐步降低风险。 而有些欠美国钱的国家,正好需要美债来处理债务关系,用人民币买中国手里的美债再去抵消欠款,对三方来说都算划算。 中国能把手里的美元资产换成更灵活的人民币,还能推进人民币的国际使用;买“欠条”的国家不用拿美元现钞还债,减少了美元储备的压力;就算是美国,也相当于间接收回了国债,减少了一笔到期债务,虽说本质上还是没真掏钱,但至少能缓口气。 这种操作的可行性,从人民币国际结算的趋势里就能看出来。中俄的能源交易早就开始用人民币结算,缅甸甚至建议东盟国家一起用人民币和卢布搞结算系统,连美国在中东的重要盟友沙特,都在考虑用人民币结算石油贸易。 这些变化说明,越来越多国家愿意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用它来买美债再抵消债务,完全不是空想。 要知道,美国以前处理债务全靠耍“老套路”,二战后靠通胀把债务占GDP的比重从106%降到40%以下,1971年干脆让美元和黄金脱钩随意贬值,2020年疫情又靠超发货币搞量化宽松,让美元M2增速达到25%,用通胀稀释债务让全世界买单。 但现在这招越来越不好使了,各国都在增持黄金,2023年全球央行买金量创了历史新高,中国央行的黄金储备都超2500吨了,显然是对美元信用没那么放心了。 在这种全球金融格局变化的背景下,用人民币做中介的债务转让抵消模式,反而成了更实在的选择。 比如某个东盟国家,可能欠美国几百亿美元的贸易逆差或债务,手里正好有通过对华贸易攒下的人民币储备,直接用人民币从中国手里买等额的美债,再拿着这张“官方欠条”找美国说“你欠我的本息,正好抵我欠你的钱”,美国还没法拒绝,毕竟美债是它自己发行的硬凭证。 这种操作既绕开了美元的限制,又盘活了资产,比攥着一堆可能贬值的美元资产靠谱多了。 美国自己也清楚债务问题的严重性,连普京的高级经济顾问都爆料,说美国在琢磨用稳定币搞“加密货币云”,把债务“贬没了”让全世界买单,还有美国企业家建议卖黄金买比特币来冲抵债务。 这些离谱的想法恰恰说明,美国已经拿不出正经的还债办法,只能靠歪门邪道拖延时间。 相比之下,中国通过人民币结算转让美债、再让其他国家抵消对美债务的路子,反而显得务实又合理,既符合市场规律,又顺应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算是在复杂的全球债务迷宫里,找到了一条相对稳妥的出路。

0 阅读:0
迎丝的趣事

迎丝的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