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和美国共同宣布了 10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参加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东盟峰会期间,与巴西总统卢拉进行了会晤,并表达可能会达成一些协议。 这次会面的背景不简单。一方面,美国当前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正在经历新一轮的转向,更加注重与“非传统盟友”的互动,尤其是拉美地区。 而巴西,作为金砖国家的重要一员,也是南美洲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其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日益上升。 另一方面,卢拉政府在重返巴西国家领导层后,持续推动多边主义、南南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改革,这些理念与美国传统的单边主义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张力。但也正因为有张力,才有谈判的空间。 从会后的公开表态来看,双方都刻意避免使用过于激进或挑衅的措辞。特朗普表达了对巴西“在全球事务中角色的尊重”,而卢拉则强调了“与美国建立建设性对话的重要性”。 这种言语上的克制,本身就透露出两国在某些问题上或许仍存分歧,但更多的是希望寻找合作的交集。 今年以来,巴西与美国在环保、能源、技术等领域的合作频频升温。特别是在亚马孙雨林保护议题上,双方虽然立场存在差异,但都表现出一定的务实姿态。 美国希望通过对巴西的环保投入来重塑其在全球气候议题上的领导力,而巴西则希望借助美国的资源和技术提升自身的绿色经济能力。 此外,贸易合作也是这次会谈的一个潜在重点。尽管美巴之间的贸易额在全球范围内不算特别庞大,但由于双方经济结构的互补性明显,未来在农业、矿产、清洁能源等方面的合作潜力巨大。 特朗普在过去的执政周期中曾一度对南美国家采取强硬立场,但如今的表态似乎更趋于务实。 而卢拉政府本就主张在不对抗的基础上拓展国际合作,因此美巴之间的利益交叉正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 当前,国际秩序正在经历深度调整。美国在亚太的布局趋于复杂,而在拉美的存在感却有逐渐削弱的趋势。 此时重新修复与巴西的关系,无疑是美国试图平衡全球战略布局的一步。而对巴西来说,与美国展开务实对话,不代表放弃其多边主张,反而可能是其在全球博弈中寻找更多话语权的一种方式。 卢拉政府显然有意在中美之间保持一定的战略自主性,而不是简单地站队。此次会晤,也许正是这种战略意图的一次外在表达。 从外交层面来看,两国的这次接触具有典型的“非对抗性竞争”特征。双方都不急于在大众面前展示成果,而更强调过程中的理解与信任积累。 这次特朗普与卢拉的会面,虽然没有华丽的协议文本或令人惊讶的声明,但却是一场充满信息量的“静水潜流”。 它既反映了当今国际关系的复杂性,也展示了各国在不确定时代中寻找合作路径的努力。未来这场会晤会否真正转化为实质性的合作成果,还需时间验证。 素材来源:消息:特朗普卢拉本周末马来西亚会面 2025年10月22日 21:15 联合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