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欠中国钱,给中国打了欠条,现在中国让美国还钱,美国还不起,中国把这个欠条卖给

宝林谈古论今 2025-10-27 14:44:30

美国欠中国钱,给中国打了欠条,现在中国让美国还钱,美国还不起,中国把这个欠条卖给其他国家,这个国家呢欠美国钱,就以人民币的形式买了中国手里的美国欠条,然后拿着这个欠条去抵消他欠美国的钱。 要讲清这个思路得先掰明白里头的核心物件——美国欠中国的“欠条”根本不是手写的借据,而是实打实的美国国债,这东西本质就是美国政府向全世界借钱的凭证,中国手里常年握着几千亿美元的规模,2024年9月的时候持仓刚降到7720亿美元,已经是连续第三个月减持了。 这事儿的根子其实早埋着。美国还债从来都是个虚头巴脑的说法,真要还得上无非两条路:要么靠出口工业制成品换钱,要么卖国内的优质资产。可现在的美国早没了当年的制造业底子,去工业化搞了这么多年,根本拿不出足够的商品抵债。 更别说卖资产了,沙特当年想买美国大企业股权都被卡着不让沾边,现在更是动不动就以国家安全为借口,不许外资碰农田和关键行业,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中国心里门儿清,拿着这些“欠条”要么等美国印钱稀释价值,要么盼着根本不可能的实际偿还,还不如主动腾挪。 所以说中国要“卖欠条”绝非凭空想的招,这在国际市场上本就是常规操作。2024年9月就有现成的例子,中日都在减持美债,英国、加拿大那些国家却在趁机增持,说明这东西有的是接盘方。只不过一般交易都是用美元结算,这里的关键变化是用人民币买,这就得看人民币的“腰杆”够不够硬。 2025年9月的数据能说明问题,人民币在全球支付里排到了第五位,占比3.17%,比前一个月还涨了不少,要是算上中国央行的全口径统计,已经是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了。 广交会上好多东南亚、非洲的客户都主动要求用人民币结算,这说明人民币早不是只能在国内花的钱,在国际上已经有了实打实的接受度。 那些欠美国钱的国家,手里大概率握着人民币储备,毕竟现在和中国做贸易的越来越多,用人民币买美债既不用额外兑换美元,还能盘活手里的资产,划算得很。 更关键的是这步“抵消债务”的操作,看着绕其实符合逻辑。美国自己早就把美债和美元绑成了一体,美元本质就是美债的“收据”,谁手里有美债,其实就等于握着美元体系的一部分权益。 那些欠美国钱的国家,本来还得琢磨怎么凑美元还债,现在直接拿刚买的美债去抵,等于用美国自己的“信用凭证”了结债务,美国根本没法拒绝——毕竟它一直宣称美债是“最安全的资产”,总不能自己打自己脸。 这整套玩法其实藏着对美元体系的微妙调整。过去中国手里的美债只能被动跟着美元涨跌,现在通过人民币交易把美债变成了可灵活运作的工具。 邹天石教授提过一个“外汇反噬”的说法,中国以前为了稳定汇率,不得不把美元换成美债闲置着,现在这么一操作,等于把沉淀的美元资产盘活了,还顺带推了人民币一把。 2025年3月还有分析说,美国想让中国把美债换成100年期的,本质就是想把债务往后拖,中国这么干正好跳出了这个圈套。 当然这背后也有风险,毕竟美债规模一直在涨,2024年9月外国持有的总量都创了历史新高,到了8.67万亿美元。但花旗那些机构早看出来了,现在好多资本都是逢高就卖美债,转头买其他资产。中国这波操作正好顺了市场趋势,既没砸了美债的盘,又给自己解了套。 那些接盘的国家也不傻,他们欠美国的钱要么是援助款要么是贸易逆差,本来就难还。用人民币买美债一举两得:既还了美国的债,又和中国搭了线,以后和中国做贸易更方便。 2025年4月人民币在外汇交易市场的占比都涨到8.5%了,和英镑的差距就剩1.7%,跟着人民币走显然是个趋势。 说到底这不是什么“空手套白狼”的套路,而是三方各取所需的默契。美国得了喘息,不用立马还债;接盘的国家解了债务压力,还赚了人民币资产;中国最划算,既变现了美债,又推了人民币国际化,顺带戳破了美国“债务双标”的幌子。 宋鸿兵说得对,现在全世界都在找美元的替代品,中国这波操作等于给大家指了条新路子,不用非得抱着美元和美债死磕。这事儿看着绕,其实每一步都踩在国际金融的实地上,比闷头拿着“欠条”等美国还钱靠谱多了。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宝林谈古论今

宝林谈古论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