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即将卸任中国国民党党主席的朱立伦先生就台湾光复80周年掷地有声:“

繁梦间 2025-10-28 01:52:21

10月25日,即将卸任中国国民党党主席的朱立伦先生就台湾光复80周年掷地有声:“没有八年抗战的胜利,就没有台湾的光复,这是历史事实,任何人不能够忘记,更不能够扭曲,更不能够抹杀。” 即将卸任的朱立伦,突然在台湾光复80周年的纪念日,直截了当地说,没有八年抗战的胜利,就不会有台湾的光复,这番话听着确实提气,但问题也来了:这究竟是一位政治家在历史责任感驱使下的真情流露,还是一次经过精密算计的政治表演? 这番表态的价值,首先就在于它前所未有的清晰,朱立伦直接把“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焊死成了因果关系,还用“不可抹杀的历史事实”几个字,堵住了所有想搞小动作的空间,这和他所属的国民党过去那种生怕得罪“独派”选民、说话含含糊糊、搞个纪念都小心翼翼的样子,简直判若两人。 也正因为如此,他的话像一枚炸弹,精准地砸向了“台独”势力精心编造的“美国恩赐论”等史观,这种直接的回击,力道十足,难怪一些台湾媒体都评价这是国民党近年来最有骨气的一次表态,当然这也让那些对国民党长期失望的两岸民众,心里又重新燃起了一点点希望的火苗。 话虽然漂亮,但发布的时机却很微妙,处处透露着“政治精算师”的考量,就在他发声前,大陆方面刚刚高调纪念台湾光复,甚至将10月25日设为法定假日,相比之下,国民党在台北的“同步”纪念,更像是一种被动跟进,而不是主动引领议题。 更关键的是他“即将卸任”的身份,这个时间点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窗口期,既能发表强硬言论为自己博得历史声名,又不必为后续可能引发的政治风波承担直接责任,这恰恰印证了外界对他的印象:总在最有利的时机,做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他敢于痛击历史虚无,却依然对“一中”这类核心概念避而不谈。 这也侧面说明了郑丽文的一个观点:大陆的强大正在成为一股实实在在的压力,或者说是一种“底气”,它正在不断挤压岛内政治人物模糊摇摆的空间,逼着他们必须做出选择。 然而说得再掷地有声,如果行动跟不上,终究会变成空谈,与这番慷慨激昂的宣言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国民党举办的纪念活动仅仅是一场“小规模座谈会”,这种力度,和“台独”势力系统性地修改教科书、拆除抗战纪念碑等“去中国化”行动相比,实在是太不成比例了。 很多更有建设性的事情都没有去做,比如组织台湾年轻人去大陆参观抗战纪念馆,或者两岸合作整理台湾同胞参与抗战的历史,像雾社事件、台籍士兵在滇缅战场的牺牲等等,这些都能让历史变得鲜活,这暴露出的根本问题是,国民党缺乏将历史认同转化为具体政治行动的决心。 承不承认这段因果相连的历史,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认知问题,它是检验是否还认同“两岸同属一中”的试金石,光说不练,只会让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立场,随着时间逐渐冷却,失去力量。 朱立伦的这番临别强音,无疑是一次重要的立场宣示,它在舆论场上漂亮地回击了对手,可是,这背后复杂的时机算计,以及国民党后续行动的严重苍白,都让这份宣言的长期效果充满了问号,它照出了这个百年政党在历史认同与政治现实之间的苦苦挣扎,未来就看国民党能否将这嘹亮的号角,真正转化为持续的、有力的集体行动了,否则再震撼人心的呐喊,也终将消散成历史的回音。

0 阅读:207

猜你喜欢

繁梦间

繁梦间

不被定义,庆幸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