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现在巴不得中国能早点抛售美债?为啥他们一直不降息,因为他们很清楚,中国迟早会卖掉手里那 7800 亿美元的美债,市场上能接过这么大一笔美债的,恐怕只有美联储自己。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美国的债务问题现在已经突破38万亿美元,每个新生儿一出生就背负着11万美元的债务,这个数字听起来很吓人,但更吓人的是美联储现在的态度,他们现在维持高利率不降息,表面上是在控制通胀,实际上打的是另一个算盘。 中国手里握着7800亿美元的美债,这个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是最大的单一持有量,美联储心里很清楚,中国不可能永远持有这些美债,减持是早晚的事。 问题是,如果中国真的大规模抛售,市场上根本找不到其他买家能接住这么大的盘子,普通投资者和金融机构面对这种体量的债券只能望而却步,最后能出手接盘的,只有美联储自己。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美联储迟迟不降息,高利率能吸引全球资金回流美国,暂时稳住美债市场,给美联储争取准备时间。 一旦中国开始抛售,美联储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开动印钞机,像2020年疫情时那样进行“无限量化宽松”,直接买进这些美债,这样既能接住中国抛出的筹码,又能把市场主动权牢牢抓在手里。 但中国显然没有按照美联储设想的剧本来演,从2023年开始,中国确实在减持美债,但整个过程非常稳健,从不大起大落。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外汇储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稳步增长到3.32万亿美元,这说明中国在减持美债的同时,正在进行一场精心设计的资产重组。 过去十年里,中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占比一直在下降,黄金储备从3%提高到6%,同时增加了欧元资产和新兴市场债券的配置。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还在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沙特等国家推动石油交易用人民币结算,沙特阿美甚至开始在上海发行人民币债券,这些动作看起来零散,实际上都在为同一个目标服务:降低对美元的依赖。 美国把美元当作政治武器使用,动不动就冻结别国资产、发起贸易战,这让所有持有美元资产的国家都感到不安。 中国通过稳步减持美债,既是在防范这种风险,也是为人民币的崛起腾出空间,这种“小步慢走”的策略非常高明,既不会引发市场恐慌,又能逐步实现战略目标。 有意思的是,中国抛售的那些美债,大部分被日本和英国这些美国的盟友接走了,日本现在持有1.151万亿美元,英国也快到9000亿美元。 这更像是美国朋友圈内部的资金腾挪,而不是全球资本都在往美国跑,美联储等来的接盘机会,可能只是一场空欢喜。 双方现在就像在下一盘慢棋,美联储维持高利率,但美国企业的借贷成本已经飙升,经济增长开始放缓,财政赤字越来越大。 这形成了一个死循环:高利率导致经济疲软,经济疲软又导致财政收入减少,赤字进一步扩大,美联储能撑多久,真的很难说。 中国这边则表现出了惊人的耐心,不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而是关注整体风险控制和长期战略布局,这种“慢动作”的博弈,其实比激烈的市场操作更具威慑力。 美联储始终处于被动观察的状态,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一旦政策失误,可能就真的要被迫成为接盘侠。 这场博弈的本质,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债券买卖,而是关乎全球金融格局的重新洗牌,美元霸权建立在全球对美元的信任和依赖之上,但当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寻找替代方案,这个基础就开始松动。 中国通过减持美债、增加黄金储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实际上是在为全球经济多极化铺路。 美联储精心设计的接盘计划,低估了现实的复杂性,他们以为可以等到中国主动出牌,然后从容应对,但没想到中国早就开始布局,而且每一步都走得很稳。 金融博弈的赢家从来不是嗓门最大的那个,而是最能稳住阵脚的那个,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耐心和精准永远比激进和算计更管用。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