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总理告诉他的国人,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敢于反制美国关税,而加拿大是其中之一。另外一个国家是哪个他没说。 但那另一个不用猜,肯定是中国。 这可不是随便说的,这些年中美贸易摩擦里,中国到底怎么做的、反制力度有多大、最后效果怎么样,都有实实在在的事儿和数据撑着,跟加拿大能对上号,绝对不是装装样子。 2025 年特朗普开始第二任总统任期后,又把关税这根 “大棒” 抡向了中国 —— 先是拿芬太尼这类问题当由头,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加征 10% 关税,没隔多久又在这个基础上再添 10%,到最后,对华关税直接飙到了 145% 的高位。 涉及的领域也广,从电动车、芯片,到农产品、能源,几乎把中国出口的关键板块都包进去了。 这种不管不顾单方面加税的做法,明眼人都知道违反世贸规则,换作别的一些国家,可能早就服软了,但中国几乎是马上就做出了回应。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没等多久就发了公告,说从 2025 年 2 月 10 号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直接提到了 125%,专门盯着美国那些靠出口赚钱的优势领域。 而且中国不光是加关税,还一起打出了 “组合拳”—— 比如对仲钨酸铵等 25 种稀有金属产品搞出口管制,这些东西都是美国制造业急着用的原材料,这一下就捏住了美国产业链上的 “命门”。 更关键的是,商务部还把美国 PVH 集团、因美纳公司这些掺和不公平贸易的企业,列进了不可靠实体清单,限制它们在华的业务。这种做法,比单纯加关税影响深多了。 可能有人会疑惑,中国这反制是不是只是摆摆样子?其实看看实际情况就清楚了。 美国大豆产业是最先倒霉的 —— 好几重关税叠在一起,中国对美国大豆收的实际税率到了 34%,直接让美国大豆没了价格优势。 2025 年 1 到 7 月,美国卖给中国的大豆量,从去年同期的 2700 万吨掉到了只有 590 万吨,跌幅差不多有 80%; 到了 9 月,更是连一粒美国大豆都没进得了中国市场,这还是 2018 年以来头一回出现这种情况。 没了中国这个最大买家,美国豆农家里的大豆堆得像小山一样,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装船量好几个月都是零,不少农民只能等着政府救济。 而中国这边,把订单转到了巴西、阿根廷,全球大豆的贸易路线都因为这事儿变了样。 除了农产品,美国的制造业和老百姓也没逃过影响。关税一涨,美国国内的商品价格跟着往上走 —— 家电、汽车,就连日常买的食品杂货、医疗用品都贵了,美国老百姓没办法,只能开始囤东西。 更严重的是,美股在短短半个月里,市值就少了超过 4 万亿美元,这规模差不多相当于美国全年 GDP 的 14%。 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这两家大投行,都赶紧下调了美国的经济增速预期。 这时候美国想坐下来谈,但中国态度很明确:直到 2025 年 5 月的日内瓦会谈上,美方取消了 91% 的加征关税,中国才跟着取消了对应的关税。这种不卑不亢的态度,就是中国反制力度最好的证明。 拿其他经济体比一比,就更清楚中国的不一样了。比如欧盟,之前美国对钢铝加关税,欧盟也采取了反制 —— 对价值 260 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加税,专门盯着共和党票仓里的牛肉、木制品这些领域。 但欧盟的后续力道明显跟不上:2024 年欧盟的经济增长率也就 0.9%,内部在能源和财政问题上吵得厉害,意见根本统一不了,而且在防务和能源上还得靠美国,根本没法像中国这样硬气到底。 再看韩国,虽然跟中国的经贸联系挺紧密,但面对美国的关税压力,大多是靠和其他国家搞产业合作来躲风险,没敢直接跟美国展开大规模反制。 中国之所以能这么硬气地反制,底气还来自于早就布局的贸易多元化。 其实早在特朗普第一任当总统、刚开始挑贸易摩擦的时候,中国就通过金砖国家合作、一带一路倡议、RCEP 这些多边机制,找新的市场做买卖。 2024 年中美之间的贸易额虽说还有 6800 多亿美元,但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已经降了不少。 而且中国有一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不是只靠卖某一类商品过日子 —— 美国加税虽然有影响,但中国能靠国内市场的需求,再加上其他海外市场,把这些影响消化掉,这一点是很多国家做不到的。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反制一直站在规则这边。每次美国加税,中国都会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下起诉美方 ——2025 年 3 月美方又加税之后,中国马上就启动了世贸诉讼。 这种按规矩来的做法,让美国搞的单边主义在国际上没了底气。 不像有些国家,要么忍气吞声,要么反制起来没个章法,中国每一步行动都既有力度,又有章法,既守住了自己的利益,也没丢了多边贸易规则的底线。 所以说,加拿大总理没明说的那个国家,肯定是中国没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