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韩国之行最不满意的就是韩国饮食,李在明的招待午宴没吃饱。回到酒店客房第一时间点了客房服务要求提供芝士汉堡,并把食物一扫而光了。 李在明团队为了这顿午宴,其实花了不少心思,可这份花了心思的午宴,显然没对上特朗普的胃口。 从宴会厅回到酒店客房,他没等多久就叫了客房服务,目标明确要芝士汉堡。 不光要汉堡,还加了两个特别要求,得用美式芝士,番茄酱必须多给。 酒店员工后来透露,特朗普没点常喝的可乐,但那份汉堡配薯条吃得干干净净,看得出来是真满意。 这场景跟午宴上的客气形成了鲜明对比,毕竟他在宴会上还夸过食物味道好,转头就用实际行动暴露了真实想法。 其实特朗普这股对快餐的执念,早就不是秘密了,他向来不喜欢精致料理,连牛排都得要全熟的,边缘烤得翘起来才满意,还得浇上番茄酱,把专业厨师眼里的 “标配酱汁” 全抛在一边。 白宫医生以前为了让他吃点蔬菜,还得偷偷把西兰花切碎拌进土豆泥里,可见他对 “健康食材” 有多抗拒。 他自己倒不觉得有问题,还说喜欢快餐是因为“干净放心”,不用猜食物的来源,这份固执劲儿在饮食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再看韩国这次的招待,其实已经算摸着门路了,知道他爱美国牛肉,午宴主菜就特意用了美国牛小排;知道他爱番茄酱,配菜调味也往这上靠。 可他们还是没摸准,特朗普要的不是 “融合”,而是 “纯粹” 的熟悉味道。 反观日本之前的招待就聪明得多,直接放弃精致寿司,用美国牛肉做汉堡,反倒让特朗普吃得开心,还夸是美日合作的典范。 这么一比,韩国这份 “既要又要” 的菜单,反倒显得有点用力过猛。 有意思的是,这场饮食小风波还意外暴露了外交中的 “信息差”。 韩国团队研究了他的饮食喜好,却没抓住核心,他要的不是 “元素堆砌”,而是 “习惯复刻”。 午宴上的美国牛肉再优质,配上大酱汤和泡菜,也不是他熟悉的味道;而客房里的芝士汉堡,哪怕简单朴素,只要芝士够厚、番茄酱够多,就能精准戳中他的需求。 这跟外交谈判有点像,抓不住对方真正的核心诉求,再精致的准备也没用。 现在再回头看这场 “午宴与汉堡” 的对比,就觉得挺真实,外交场合总有虚与委蛇的客气,可特朗普用一份汉堡撕开了那层精致的面纱。 他或许不懂韩式料理的精妙,也不在乎菜名里的外交寓意,但他清楚自己想吃什么、要什么。 这种不加掩饰的直白,虽然时常显得不合时宜,却成了他最鲜明的个人印记。 参考资料:直新闻《怕韩餐吃不饱?特朗普在酒店“点汉堡薯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