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关与内地执法部门联合行动,在港岛西环一间迷你仓查获35公斤疑似氯胺酮(俗称“K仔”),估计市值约1600万港元,并当场逮捕一名49岁本地男子。案件显示贩毒集团正利用迷你仓作为“临时中转站”存放毒品,以规避执法部门对住宅和物流场地的常规巡查。 根据香港海关及内地反走私部门通报,本次行动源于10月下旬的情报交流:内地海关先在广东佛山截获两批由内地寄港、申报为“农药”的速递包裹,共发现20公斤氯胺酮被藏进塑料桶内,市值约900万港元;随后两地启动“控制下交付”,锁定收件人位于西环的迷你仓单位。10月27日清晨,港关人员突击该仓库,在不足10平方米的储物间内再发现15公斤同样以塑料桶伪装的氯胺酮,遂将前来提货的一名49岁男子拘捕,并在其私家车中搜出42万港元现金。 迷你仓成“毒品中转站”并非首次。2023年香港警方曾在同区一个自储中心检获市值1亿港元的氯胺酮,创下单次缴获纪录;由于迷你仓租期短、身份核验宽松、闭路电视覆盖有限,贩毒集团倾向把毒品分拆存放,再按订单“化整为零”派送给买家。执法部门指出,本次被捕男子无业,却同时租用三个单位,租金皆以现金支付,符合“人仔仓”特征。 目前,该男子已被暂控一项“企图贩运危险药物”罪,将于西九龙裁判法院提堂;案件仍在调查中,警方不排除更多人被捕。香港海关重申,将继续与内地及国际伙伴交换情报,重点打击利用快递、迷你仓和电商平台贩运毒品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