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9年,李世民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看着25岁貌美如花的武则天,不放心地问:“朕死

盘盘鸭 2025-11-03 11:04:29

649年,李世民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看着25岁貌美如花的武则天,不放心地问:“朕死了之后,你当如何?”聪明的武则天,只回答了8个字,便保全了性命。   690 年洛阳宫,67 岁的武则天身着帝王冕服,接受百官朝拜,改国号为周。   她望着阶下臣服的众人,突然想起 21 年前太极宫的那个午后 —— 对李世民说的 8 字 “青灯古佛,了此余生”,竟成了她逆袭的开始。   这位中国唯一的女皇,人生每一步都藏着超出常人的智慧与隐忍。   武德七年,武则天出生在并州文水的一个官宦家庭,父亲武士彟是唐朝开国功臣。   她从小不像寻常女子那般学女红,反而偏爱读史书、论时政,父亲见她天资聪颖,便破例教她读书识字。   贞观十一年,14 岁的武则天因容貌出众,被李世民召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赐号 “武媚”。   入宫前,母亲杨氏哭着送她,她却反过来安慰:“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 这份远超年龄的镇定,让她在后宫中显得格外特别。   刚入宫时,武则天也曾试图获得李世民的青睐。   有次李世民驯马,那匹 “狮子骢” 性情暴烈,无人能制,武则天却上前说:“我能制服它,需三样东西:铁鞭、铁棍、匕首。”   她接着说:“不服就用铁鞭抽,再不服用铁棍打,还不服就用匕首杀了它。”   李世民虽称赞她有志气,却也暗自觉得她太过狠厉,此后对她始终保持距离,入宫十二年,她的位分始终停留在才人。   这段经历让她明白,仅靠胆识不足以在帝王身边立足,还需懂人心、会隐忍。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病重,25 岁的武则天每日在床前侍疾,也因此与太子李治有了更多接触。   李治性格温和,面对强势的老臣常感无助,而武则天总能用简洁的话点出朝政关键,让他心生敬佩。   但此时的武则天,更清楚自己的处境 —— 太史令 “女主武王” 的预言仍在,李世民对她的猜忌从未消除。   果然,临终前李世民问她 “朕死你当如何”,她没有丝毫慌乱,用 “青灯古佛,了此余生”8 字,彻底打消了李世民的杀心。   不久后,她按例入感业寺为尼,看似远离了权力中心,实则在等待时机。   在感业寺的日子里,武则天从没有放弃希望。   她每日抄经,却悄悄托人给李治送信,信中没有抱怨,只写对他的思念与对朝政的浅见。   永徽元年,李治借为李世民祈福之名,亲自到感业寺探望武则天。   两人相见,武则天没有哭哭啼啼,反而平静地与他分析朝中局势,让李治更加认定她是能帮自己的人。   次年,李治不顾大臣反对,将武则天召回宫中,封为昭仪。   回宫后的武则天,不再像年轻时那般锋芒毕露,而是步步为营,先赢得李治的完全信任,再暗中清除异己。   永徽六年,武则天通过 “废王立武” 之争,成功登上皇后之位。   成为皇后后,她开始协助李治处理朝政,因其处事果断、眼光独到,李治逐渐将更多权力交给她,朝中称两人为 “二圣”。   上元元年,李治因风疾加重,无法理政,武则天开始独掌朝政,她整顿吏治、发展科举,为寒门子弟开辟仕途,赢得了不少民心。   弘道元年,李治去世,中宗李显即位,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后又废黜李显,立睿宗李旦,牢牢掌控朝政。   载初元年,武则天见时机成熟,废黜李旦,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史称 “武周”。   称帝后的武则天,并没有沉迷享乐,而是继续推行改革: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赋税;打击门阀势力,重用贤才,如狄仁杰、张柬之等名臣均在她在位时得到重用。   她还开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虽然她在位期间也有重用酷吏等争议,但不可否认,她是一位有作为的帝王。   神龙元年,82 岁的武则天病重,张柬之等人发动 “神龙革命”,逼迫她退位,拥立李显复位,恢复唐朝国号。   同年十一月,武则天在上阳宫去世,临终前留下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与高宗合葬乾陵。”   这位传奇的女皇,最终以皇后的身份,结束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   她的人生,从 14 岁入宫的才人,到 67 岁称帝的女皇,再到 82 岁安详离世,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却也用智慧与胆识,在男权时代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信源:《旧唐书·列女传》 《旧唐书·武则天传》 《新唐书·后妃传》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六至一百九十八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盘盘鸭

盘盘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