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再生能源弃风弃光现象中国电力弃风弃光现象是指在风能和太阳能资

浦东任说商业 2025-11-03 19:00:24

中国可再生能源弃风弃光现象

中国电力弃风弃光现象是指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由于电网接纳能力、电力市场机制不完善以及电力需求侧响应不足等原因,部分已建成的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设施产生的电量无法并网或被消纳,被迫浪费的现象。

一、现状与趋势

2024年惠誉评级表示,鉴于中国电力系统提升对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的速度可能滞后于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增速,短期内弃光弃风率或将继续攀升截。

2025年4月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已突破20亿千瓦,同比增长58%,其中风电、光伏合计装机达15.3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显著提升。然而,装机容量的飞速增长与新能源发电利用率形成了鲜明对比。电网消纳能力不足导致多个主要绿电供给地区无法达到国家规定的利用率标准,尤其在我国西部风光富集区尤为严重,"并网难、外送难"问题已成为制约新能源发展的痛点。

根据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的数据,2025年1-5月西部风光富集区的发电利用率持续走低,尤其光伏发电利用率除宁夏外均不足90%,远低于国家能源局规定的"原则上不低于90%"的标准。

根据2025年上半年数据,中国的弃风弃光率有所上升:

>全国平均弃光率:从之前的约3.9%上升至6.6%。

>全国平均弃风率:从之前的约3.0%上升至5.7%。

>区域差异:部分地区(如西藏)的弃电率仍然较高,甚至超过30%。

>弃电率上升的主要背景是中国新增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持续高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新增装机量接近美国历年总和,给电力消纳带来了巨大压力。

>2025年以来,中国多地出现了大规模风光项目废止现象。根据统计数据,宁夏、陕西、福建等地共有31个超过2.6GW的风光项目被废止或调减,这一现象反映了在当前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下,新能源项目开发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主要原因

为了正确客观看待中国的弃风弃光问题,我们可以将其与美国、欧洲地区的情况进行比较。欧美地区的弃风弃光率一般在0-5%之间,即便在可再生能源占比较高的国家也是如此。从经济的角度来说,一定程度的弃风弃光可以保证整个电网的稳定,同时也可使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生产中占有较高比例。弃光弃电问题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电网消纳与输送能力不足: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而电网建设和跨区域输电通道的规划未能完全匹配快速增长的装机容量,导致电力无法及时送出或消纳。

>电力系统灵活性不足:传统电力系统以火电为主,缺乏足够的灵活性调节电源(如储能、调峰电站),难以适应风光发电的波动性。

>市场机制不完善: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尚不成熟,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优先调度和消纳政策有时难以完全落实,尤其是在存在大量非市场化煤电交易的情况下。

>电源与负荷分布不均: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富集地区(如西部和北部)电力需求相对较少,而东部负荷中心消纳能力有限,远距离输送面临挑战。

三、解决措施

为解决弃光弃电问题,中国政府和行业正积极探索多种途径:

>加强电网建设:优化电网调度,加快跨省区输电通道建设,提升电网接纳和外送能力。

>发展储能技术:探索“光伏+储能”一体化模式,利用电化学储能、铁储能等技术,将不稳定的绿色电力转化为稳定的电能或易于储存的化学品,实现时间或空间上的转移消纳。

>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清洁能源微电网,实现局部的“自发、自储、自用”,减少对大电网的依赖。

>促进就地消纳和“西电西用”:引导高耗能产业向西部能源基地转移,或将绿色电力就地转化为绿色氢能、甲醇等工业产品和大宗商品,通过多种渠道流转全国。

>完善市场机制和政策:首次对年度风光消纳总量作出要求,并逐步建立和完善绿色电力证书(绿证)交易等市场机制,提升可再生能源的经济竞争力。

0 阅读:69

猜你喜欢

浦东任说商业

浦东任说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