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止不住了!父亲见义勇为,却不慎溺亡。母亲丢下女孩离开,从此女孩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这天,志愿者去女孩家帮扶,问她吃过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女孩的回答让人泪目!对我们来说的垃圾食品,却是女孩尝过最美味的东西…… 李姐第三次去山坳里的那个小家时,特意在镇上的超市多绕了一圈,挑了两箱牛奶和几包不同口味的泡面。 路不好走,摩托车颠得厉害,等她提着东西走到院门口,就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影蹲在墙角,正帮着奶奶剥刚从地里挖的土豆。 这是她负责帮扶的孩子,叫晓雅,今年九岁。 院子是土坯砌的,墙皮掉了大半,露出里面的黄土。 堂屋的门是旧木板拼的,推开门时吱呀作响,屋里没什么像样的家具,只有一张磨得发亮的木桌和两把缺了腿用砖头垫着的椅子。 最显眼的是墙上贴着的几张奖状,都是晓雅得的,用透明胶带小心翼翼地粘在墙上,边角都磨卷了。 晓雅看见李姐,立刻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怯生生地喊了声“李阿姨”。 奶奶连忙拉着李姐往屋里让,嘴里不停说着“又麻烦你跑一趟”。 李姐坐下后,才发现晓雅光着脚穿着一双洗得发白的运动鞋,鞋边都开线了,显然是穿了好几年的旧鞋。 聊天时,李姐才慢慢摸清晓雅的家世。 晓雅从来没见过爸爸,爷爷说,晓雅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爸爸在河边看见一个落水的孩子,没顾上自己不会水,就跳下去救人。 孩子是救上来了,可晓雅的爸爸却再也没上来。 那之后,妈妈一个人拉扯着晓雅,直到晓雅五岁那年,实在扛不住生活的压力,留下一封信就走了,再也没回来。 这些年,全靠爷爷奶奶种地和在外打工的叔叔接济。 爷爷年纪大了,腰不好,重活干不了,地里种得最多的就是土豆,好养活,也耐放,成了家里常年的主菜。 晓雅懂事得早,放学回家就帮着做家务,喂鸡、做饭、给爷爷捶背,样样都能干。 李姐看着晓雅瘦小的身影,心里酸酸的,问她:“晓雅,你平时最喜欢吃什么呀?阿姨下次给你带。” 晓雅低下头,手指绞着衣角,好半天才小声说:“泡面。” 说完又赶紧补充,“去年叔叔回来过年,给我泡了一碗,可香了。” 李姐心里一紧,那是很多人懒得做饭时才会吃的速食,在晓雅这里,却成了难得的美味。 她又问晓雅有没有什么愿望,晓雅抬起头,眼睛里亮闪闪的,说希望爷爷奶奶的身体能一直好好的,不用总吃药。 想了想又补充道,要是能有一套新衣服就好了,叔叔每年生日都会给她买一套,今年的还没到日子,她现在穿的还是去年的,袖口已经短了一截。 临走时,李姐把带来的物资塞给奶奶,又跟晓雅约定,下次来给她带新衣服和最喜欢的泡面。 晓雅站在院门口送她,一直挥手到看不见摩托车的影子才回去。 回去的路上,李姐心里一直不平静。 像晓雅这样的孩子还有不少,他们在困境里努力生活,懂事得让人心疼。 如果我们有能力,真的可以多帮衬一把,不用多少钱,一件合身的衣服,几包爱吃的零食,就能给他们的童年添点甜。 李姐已经跟公益项目的同事们商量好了,下次不仅要带衣服和食物,还要给她带一套新的学习用品。 他们都希望,这个懂事的孩子能在大家的帮助下,好好读书,早点实现自己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