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韩国方面突然宣布了。 11月5日,多家韩媒提到,李在明方面要求总理办公室对尹锡悦任内政府资产出售项目做全面调查。 通报里点名要指派专人审计,重点看是否存在低价出售,还包括涉及一家新闻机构股份转让的项目。 尹锡悦与其妻金建希近来已被多起案件牵出,如果再有新问题被确认,指控项目可能继续增加。 2017年,朴槿惠被判刑入狱;2020年,李明博二审确定实刑,这种卸任后被追责在韩国并不罕见。 对照国外,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因腐败案被判刑;以色列前总理奥尔默特也坐过牢,说明高位者同样会被依法处置。 回到这次的资产出售,韩国历届政府都会处理国有资产与持股,争议点常在“是否低估”“是否利益输送”。 英国在2013年皇家邮政私有化被审计署质疑低估发行价,这类审计并非韩国独有。 围绕金建希,韩媒长期关注德意志汽车股票案件和“名包”录像,国会推动特检法的进程也多次上新闻。 日本那边,安倍办公室的“赏樱会”账目被查过,说明配偶与身边圈层也会成为监督焦点。 程序层面审计院、检方、特检各有分工,证据链、评估方法、交易时点都要过关,否则容易被反驳。 一旦调查结果坐实低价、失当或隐瞒,新增罪名与加重量刑就有了依据;若证据不足,也可能以不起诉或无罪收尾。 对外释放的信号很直接:项目要透明,评估要留痕,决策要可追溯,谁签字谁负责。 接下来就看专人审计何时启动、取证范围多大、是否公开中期结果,这三个节点会影响案件走向。 依法办、讲证据、讲程序,才经得住复核与时间。 把账说清,把责划清。
